1)第三十七章 皇帝的弦外之音!_我家老爷子是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阶夜色凉如水,窗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涟漪。

  乾清宫,上书房。

  殿内,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凤凰展翅欲飞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墙板……

  皇帝身边不远处,朱瞻基坐在书桌前认真仔细的阅读着“资治通鉴”。

  在内阁朝会散去后,朱棣带着他来到了乾清宫,上书房。直接扔给他一本“资治通鉴”,并且三番五次的叮嘱他用心看、好好看。

  此刻,朱瞻基手中拿着的“资治通鉴”,正是朱棣亲自用行楷一笔一划所写,字体姿眉匀整。其中某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上面都有着朱棣对于政治的个人理解的标注。

  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是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正人,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更可以开创未来。

  对于前世是历史系老师的朱瞻基来说,并不算太难。虽然古人讲究惜字如金,书中的一个字,往往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含义;但是朱瞻基前世就很喜欢钻研古文,因此读起来也不是很费劲。

  资治通鉴一书中对于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是给予十分的批评的。

  对于宗教,古往今来的帝王们的心情都是很微妙的。必要时,要利用它来收拢民心;但同时,心里也在痛恨它。

  因为在帝王的眼中,宗教思想具有欺骗性,极大程度的煽动人心;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很容易让民族分裂,严重危害国家的统一。

  朱棣就曾多次利用宗教来收拢民心。

  由于当时明朝民间和道教都迷信北方之神真武大帝,即是北方玄帝,是战神的化身。正好朱棣起兵造反是在北方开始的,于是大肆宣扬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来洗脱自己造反一事的罪责。借助君权神授的思想,宣告自己的正统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由于这是道教的神,于是朱棣大肆扶持道教,甚至派遣了三十万军民、工匠去大规模修建武当山,按照修建顺天府皇宫的规格,来修建武当山。

  但是朱棣在私下里对朱瞻基说过,民间要是有谁谁谁宣扬自己是某某神的化身,他肯定当头就是一刀。

  正聚精会神看着资治通鉴的朱瞻基,忽然发现眼前的灯光一亮,不知何时,朱棣已经走到了他身前,手里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