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朝见天子(中)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件红黑相间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正打量着自己。

  那个少年似乎是因为长时间吃得不好,身材已然瘦成了皮包骨,

  董承、董昭、丁冲三人站在大殿一侧,而曹德站在御案前面的台阶下。

  曹德转过身来,见儿子赶到,连忙说道:“安俨,还不拜见天子。”

  曹恪将盛有鸡汤的瓦罐放在地上,然后对刘协施了一礼,口称:“臣曹恪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让曹恪平身,须臾,他似乎闻到了鸡汤的香味,于是盯着那个瓦罐,道:“好香啊,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曹恪正要说话,忽见刘协朝他摆摆手,道:“卿先不要说,让朕猜一猜。”

  刘协吸了口气,似乎是想仔细闻闻那香味,俄顷说道:“是鸡汤,朕说得对么?”

  曹恪道:“回陛下的话,这瓦罐中盛的,正是肥西老母鸡汤。”

  刘协似乎是发现有好东西吃,十分欢喜,连忙命令身边一个宦官去将鸡汤呈上来。

  曹恪已然将瓦罐端起,在宦官下了台阶之后,便将鸡汤交给那人。

  刘协等宦官将鸡汤端到御案上,便迫不及待地动手将盖子打开,然后端起瓦罐,仰头喝汤。

  殿下众人见天子吃相如此不雅,都惊得有些呆了。

  由于熬制时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许久,鸡汤已经凉了。

  刘协没管鸡汤还热不热,仰头喝了一大口,才将瓦罐放到御案上。

  他见殿下众人都一脸震惊地望着自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曹恪见此情景,心说想不到堂堂大汉天子,居然混成了这般田地。

  看来这大汉朝的气数是真的要尽了。

  这次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是奉大伯之命将天子迎到许县去。

  其实,曹恪的内心深处是不希望大伯曹操玩什么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的,因为他觉得玩这种把戏弊大于利。

  奉天子的一大弊端,就是会影响自家队伍的纯洁性。

  这支队伍到底是曹家的,还是汉室的,在以后绝对会成为一大问题。

  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会让自家队伍中的人思想产生混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荀彧。

  荀彧早年投奔曹操,替他出谋划策,功劳在曹营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后来却因为对汉室还抱有一丝幻想,不满曹操称公建国的做法,不惜和曹家决裂。

  除了会扰乱自家队伍的人的思想之外,忠于汉室的人和忠于曹家的人混杂在一起,在同一个朝廷里办事,难以让人分清敌我。

  以上这些弊端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汉朝天子将来到许县后,吃饱喝足之余,就会产生和曹家争权的念头。

  一些野心家会打着拥汉的旗号聚集在天子身边搞事,拖曹家的后腿。

  这也是曹操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此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