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时局_大宋狼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身体一震,怔怔的盯着林天的双眼,林天也不躲闪,同样盯着李师师。

  半晌,李师师这才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不瞒先生,我想要对付的人是童贯,十几年前,我的父亲与他一道镇守西境,他刚愎自用,不听我父亲的建议,吃了败仗,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圣上震怒,下旨严惩,童贯为了保住性命,污蔑我的父亲勾结西夏人,又找人模仿我父亲的笔迹,写了一封投诚信送到了朝廷。当时陛下登基不久,希望凭借这一仗树立威信,当知道我父亲是内检之后,后果可想而知,当即便下令夷九族,可怜我李家世代忠良,我永远忘不了我父母还有兄长死前的表情,此等血仇,岂有不报之理!”

  说着说着,李师师-->>的眼泪无声的落了下来,晶莹剔透,那么刺眼。

  林天肃然,虽然已经多少猜到了一点,但林天还是忍不住有点揪心。

  “娘娘,还请节哀!”

  李师师抹了抹眼泪,深吸了口气,道:“这童贯乃先帝朝的老人,又有拥立之功,更何况远在西北,手握重兵,这样的人不是说杀就可以杀的,圣上也曾提到他对童贯很不满意,但无奈朝廷无人,如果没有童贯镇守西北,西夏军便能长驱直入,窥视中原!”

  “难道童贯还敢谋反不成?”林天好奇的问道。

  “三年前,童贯与大辽作战,战况胶着,圣上曾写密诏令童贯撤兵,但童贯好大喜功,竟然悄悄的撕毁了密诏,最后导致大军惨败。最后,陛下罢了他的官,可是还不到两个月,他又官复原职,童贯在西北经营二十多年,根基牢固,对此,陛下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李师师道:“林先生,实不相瞒,现在我大宋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江南地区连年大灾,官员上行下效,地方节度使各行其政,朝廷的政令只能在京城附近这么巴掌大的地方管用。”

  “这怎么可能,难道陛下就没有什么对策吗》”林天问道。

  李师师叹了口气,道:“陛下也想有所作为,但奈何无人可用。先帝无子,陛下原来这是众多藩王中的一个,而我朝有祖训,藩王不能结党营私,更不能有自己的军队,可以这么说,陛下登基的时候,满朝文武基本上他都不认识!”

  林天想到了一个典故:烛影斧声。

  据说宋太宗赵光义趁他哥哥赵匡胤病重之时,杀死了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大宋一朝对皇室子弟管理的极其严格。

  “面对这种局面,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不管不顾,任其发展,陛下之所以这么酷爱花石,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林天斩钉截铁的说道。

  “林先生所言非虚,无人可用,无兵可遣,陛下也只能如此。”李师师点头,道:“那其二呢?”

  “这第二嘛,便是战!”林天的声音铿锵有力。

  李师师看着面前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心头没来由的一颤,下意识的问道:“如何个战法?”

  顶点小说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