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_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西军了。

  然而这大乾军事上的问题,文博才是权威,王安石都没他看得透彻,大部分官员只能等下朝后再向文博问个明白。

  就连秦构也没想到文博会这么说,都让他还有些怀疑这西征和北伐一样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可他细想之后就觉得这件事上那些官员没多少操作余地。

  甚至他还想到一个很想让他兴奋的可能,那就是现在这些官员见秦构对王安石那代表匠人利益的官员扶持力度太大,干脆只想着迎合他,而不顾大乾的利益了。

  于是一挥手道:“此事朕允了,有司务必协调好相关举措。”

  文博这时又说出了一句让秦构颇为欣喜的话,“官家,这攻喀喇汗国易,复于阗国难,臣听闻这位于阗郡主已经是于阗王室最后的血脉。

  若是想让于阗复国,只能请官家将其纳入宫中,等诞下皇子后,封于阗国主之位,此举虽亏待皇子,可却是唯一可行之策。”

  秦构听了当然是想点头的,但该有的流程还必须走一遍,向李招娣问道:“于阗王室可还有什么远支可以过继?”

  李招娣当然不会说有了,应道:“如今于阗王室只余小女一人,请官家莫要嫌弃小女蒲柳之姿。”

  秦构依旧是摆出一副为对方考虑的架势道:“可若是你入了宫,那之后于阗王室可就要姓秦了。”

  李招娣连忙解释道:“启禀官家,于阗王室能享国姓,乃是莫大的荣光,况且之前于阗身为唐朝属国时,就已经改为李姓。

  姓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让我华夏之人在西域有个血脉相通之国,能在西域之地为华夏之人遮风挡雨。”

  那些官员听了这话,都有些惊叹于李招娣这女子不一般,刚才还一副娇弱样,现在瞎话随口就来。

  你那于阗只是和华夏像了一点,什么时候血脉相通了,况且现在到你这,连像都不怎么像了,又什么时候直接改的姓?

  不过咋舌归咋舌,没人会蠢到把那些话说出来。

  面子里子都有的秦构高高兴兴地在自己在自己后宫中种了一朵带着西域风情的名花,梁乙埋也欢天喜地地回到西夏,准备到时候跟着大乾远征军分一杯羹。

  只是那些不解的大乾官员们搞出来了一场宴会,请文博赴宴,好好谈谈他为什么要劝秦构给西征。

  虽然文博这个枢密使没有权利直接调动各级军队,但他毕竟是个军方的人,所以之前这种官员之间的宴会他很少参与,可现在这事他不去赴宴解释清楚,估计用不了多久那些人就要开始弹劾他了。

  在宴会上,文博笑着解释道:“这西征之意,不在喀喇汗国,也不在商道,更不在于西域扶持我大乾属国,

  大乾要是着眼于那些利益,那远征之耗就远超所得,就是不智之举,所以这西征一直在于北寇。”

  寇谦听了没什么反应,他已经见到时机成熟,打算这年就告老还乡了,什么事都不想管。

  吕仲见寇谦不说话,就开口问道:“请文相详解。”

  文博笑道:“诸位可记得官家为何迟迟不愿北伐?”

  “因为官家认为北寇内部之间的裂隙不够大,如果大举北伐,很容易让那些北寇豪强借此联手。

  至于该不该被大举北伐,朝堂上大家都已经论得十分清楚了,若我大乾不干预,让北寇豪强兼并出几个大势力,其合力可能远超如今之北寇,对我大乾极为不利。不知文相为何有此问?”

  文博笑着解释道:“所以官家此次西征,既可弱化北寇整体之力,又可加大北寇内部自己的裂隙。”

  见那些官员还是不解,他就接着解释道。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