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二章 共议援吴_水浒真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旅途劳顿,且先在役馆下榻,我等会尽快商量出结果。到时候给你答复。”

  司行方也知道齐国高官议事,自己应当回避,于是便行礼退下,由王府的值守军士送到役馆去。

  不久之后,各位军师便齐聚议事厅。

  陆阳道:“宋军已破杭州城,方腊已如秋后蚂蚱,风中残烛。我有心去救,诸位意下如何?”

  樊瑞率先发言:“依我之见,不必管他,大王与方腊结盟,甚至联姻,说到底都是为了方腊覆灭之后,能够名正言顺的将摩尼教势力纳入麾下。

  我们可以隔岸观火,等到方腊被宋军所灭,再出手收降南国将官。”

  陆阳眉头紧皱:“如此行径,不是好汉所为”

  朱武说道:“大王,咱们已经不再是江湖人士,做事不能全凭一口义气。

  一切以国事为重!

  我赞成樊瑞兄弟的计策。

  不过要是按兵不动,确实有损大王与我齐国仁义之名。

  我建议我们可以派兵前往,只是人数不宜过多。

  而且行动速度要慢,要是方腊能在我们赶到前就倒下,那就再好不过了。

  几位又是什么意见。”

  他看向还没有发言的几人。

  闻焕章说:“大王若要称雄天下,阴谋手段固不可少,却不能作为常规。

  我们与吴国之间的关系更是非比寻常。

  大王的正妃,便是吴国公主。

  以后甚至有可能会是齐国皇后。

  若是此时不去救援她的娘家,令其心生怨恨,导致后宫不和,影响朝政,甚至是太子,那就流毒无穷了。

  人不能总盯着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将来的影响。”

  樊瑞到是够狠:“那有什么?反正大王也不喜欢此人。等我们吞并了吴国残部,大王就可以找个机会废了她,另立正妃。”

  这话传到陆阳耳朵里,他脸色骤然一变。

  他当初不喜欢方金芝,纯粹是因为两人不够了解。

  后来接触多了以后,他发现这位金芝公主其实是一个从小生活在鸟笼里的金丝雀。

  表面上装得雍容华贵,好像什么都懂。

  其实是个连门都没怎么出过的小女孩。

  而且比较敏感,很容易多想。

  本质却善良单纯。

  有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人在一起这么久了,怎么也该有些感情了。

  许贯忠见陆阳脸色不对,便连忙在桌面下踩了一下樊瑞的脚。

  樊瑞一看许贯忠,却见他在那里挤眉弄眼,让自己注意陆阳。

  他一看陆阳的脸色,顿时发觉自己说错了话。

  现在不比当年。

  朝堂议事也不是山寨商量。

  不能如此随意。

  更何况他还是在牵扯陆阳的家事。

  这就更加越矩。

  樊瑞连忙道:“臣一时失言,请大王恕罪。”

  陆阳吐了口气道:“无妨,以后需得注意。”

  “谢大王宽容。”

  陆阳回头再问许贯忠和公孙胜:“你们两位的意见呢?”

  许贯忠道:“我的意见,和闻丞相类似。

  齐国若要成为一个大国,信誉绝对不能受损。

  大争之事,更要行的堂堂正正。

  我们之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广施仁义固然重要,言必信,行必果,更是不能缺少。

  齐吴两国联姻,约定出事的时候相互救援。

  若是我们连大王的姻亲都不去救,百姓们看到了会怎么想。”

  公孙胜双目紧闭,手持拂尘,好像是在闭目养神。

  当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好像不用看都能注意到:“贫道没那么多的意见,只是希望诸位想想。

  如果大王是一个姻亲危在旦夕,都不去救援,反倒暗地里谋划如何夺取对方遗产的小人,你们还会死心塌地的跟随于他吗?”

  说完他就抚了一下胡须,起身道:“大王,最近天象有变,紫微星忽明忽暗。

  贪狼破军锋芒毕露,映照北野。

  应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我得长时间在观天台观测天象,不好久离。

  这便先告退了。”

  陆阳问道:“公孙道长,可是北地即将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公孙胜道:“还不确定,不过这次是真的要翻天了。那象征辽国皇帝的大星越来越低迷,恐怕要不了多久,大王你从前的猜想,可能就要成真了。”

  众人震惊道:“公孙道长,你是说辽国要亡了!”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