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战争前夕(二)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李润石对此倒是颇有信心,从最开始程刚回来,告诉大家敌人即将会剿的消息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破局的办法。

  现在整体思路有了,再加上情报的支撑,军事上的计划当然更加从容了不少。

  此时是11月中下旬,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的话,敌人会在1月初进犯,当然了,也许在这个位面,时间会相应提前或者延后,这个无法预料。

  但不管怎么样,都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相比于历史上的那个窘迫的局面,肯定是要好上不少的。

  毕竟当时12月底收到情报,1月初开完会,一直拖到1月14日方才下山。而早在1月初,敌军早已完成战略部署,数万敌军正在层层逼近槿甘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成了突围,相当于被敌军追着打。

  “军事上的部署,还是由你们来决定吧,我跟着学习一下就好。这里就谈点简单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各位当是拓宽下思路。

  首先,这次反会剿与以往几次最大的差别,就是敌军过于强大,大家可以注意到何键此人的参与,这位可是果党方面大员中“反赤”颇为坚决和卖力的一个。

  总计18个团,分5路会剿槿甘山,光是编制就相当于我们的三四倍,兵力悬殊过大,肯定不能硬拼。

  其次,从战略上来说,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是积极防御的一种策略,正如李书记所说,行的是“围魏救赵”的法子。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的动作必须要快,赶在敌人形成合围之势前将其分头击破,在兵力悬殊的大背景下,于局部形成对我方有力的战争态势。

  一旦我们行动缓慢,耽误了战机,出击就很容易变成突围,甚至变成被敌人追着打,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把其他方面的敌军调动起来,实现解围的目的。

  最后,守山部队的任务也非常艰巨,此次坚守,虽然有防御工事的地利,但兵力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采取单纯防御、消极防御的策略。

  兵力相差这么大,指望御敌于山门之外,等着对方打过来,那么敌人耗也能耗死我们。

  本来留守部队的士气、训练水平就不算很好,高强度战斗之下难免会出现错漏,给敌人以可趁之机。

  我的想法大概就是这些,大家听一听就好,再详细的策略我也讲不出来,而且即使说了怕也是班门弄斧,所以就这么三点。

  此外,如果各位在后勤方面有什么需求的话,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和我都提一提,我会尽量想办法满足。”

  有几位大牛在场,程刚不会强行插嘴军事问题,所以他也就是照本宣科地用后世史料,讲讲几句经验教训。

  发言完毕,从在场各位深思的表情上来看,程刚的这段话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一方面这本来就是历史下游研究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