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八章 吉鸿常与一次性军队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易耗品如药物,用掉一点就少一点,没了就是真没了。

  反观一旦完成了工业化,哪怕是最初级最简陋的工业化,前线的物资消耗殆尽,后方多少还能生产和调运一些上来,把整个体系勉强维持住。

  这便是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往往有与没有,所造成的效果就仿佛天壤之别,相信这次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经历,也让吉将军有所体会吧?”

  “是啊!哎……”吉鸿常悲叹一声,想起了这几个月的失败,连带着心情也沮丧了不少。

  抗日战争时期的夏国军队曾有个著名的称谓——“一次性军队”,意思就是一旦把队伍拉上战场,无论结果如何,都再无恢复的可能,至少很难回到原有的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夏国作为一个农业国,没有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训练、军工和医疗体系。

  一支军队无论战前的训练水平多高、装备多好,只要这些被战争消耗掉了,后方必然无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和物资,那么与敌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而这一特性肯定不是抗战时独有的,这次由冯遇祥拉起来的同盟军,都不用经历几次惨烈大战,只要常凯申把他们的后勤补给切断,队伍立马人心惶惶,这也是吉鸿常感到痛心的地方。

  不过,见到对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程刚又得开口打气鼓劲了:

  “现在我们红军算是介于二者之间,虽然尚有许多物资依赖于外来输入,但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发展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

  如果吉将军有兴趣的话,等伤愈之后可以去我们的工厂区参观一下,到时应该会有别样的感受。”

  严格来说,现在红军之所以能够维持远超同级的现代化军事体系,程刚的存在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他提供的关键原材料与核心设备,土共旗下的大部分工厂,要不了多久就将面临停工的局面。

  但土共上下自力更生的信念同样极其坚定,为了逐步实现自产替代,该设置的流程都纳入了计划,所以程刚根本不担心会让人看出什么端倪,至少唬住外行人是肯定没问题的。

  看着吉鸿常若有所思的表情,程刚暗自笑了笑,也没再多说什么,对于高层人员的思想工作并非他的侧重点,但这对程刚来说难度并不算大。

  关键就是要表现得比对方更加专业,只要占据了心理上的优势,那么无论是拉拢还是震慑都会变得相当容易。

  不管怎么说,吉鸿常这位爱国将领,虽然比历史上多负了一次伤,但好歹结局应该不会太差,至于更多的东西,这就谁也没法保证了,反正程刚是无意去插手的。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