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程张会谈(下)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往是自产与缴获混用。

  即便是自产,也没法大规模地拉制枪管、切削枪机,所以报废零件便成为最主要的原材料来源。

  因此,这种情况下再搞两种口径就纯粹是添麻烦了,打一开始,程刚就只给其他地区提供缴获修理过的汉阳造,后来也只帮助他们建立了汉阳造维修生产线。

  所以根据不同地区工厂的层次,以及当时缴获步枪的质量,这些红军造的水平肯定是起起伏伏,最好的甚至能够比拟德国原产,最差的就勉强能用吧,起码比川军好点。

  顺道一提,考虑到792圆弹那拉胯的性能,程刚也不是没考虑过将其改成尖头弹。

  但目前98K等德式步枪使用的尖头弹,弹径和膛压均与圆弹不同,要用在汉阳造上,基本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款子弹,而且尖弹的生产难度与成本也要略高,衡量下来并无必要。

  国内倒是有一部分从德国采购的委员会1888改型,可以使用98k的尖头弹,但流传甚少,还不如遭殃军和东北军中使用的98k多。

  而且在33年的民国,主流步枪还是使用圆头弹的汉阳造,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缴获,所以红军才放弃了大规模装备莫辛纳甘的计划,所以推广尖头弹的意义不大。

  当然,莫辛纳甘的*54步枪弹也不是没有问题,这玩意的凸底缘设计用在步枪上还好,用在机枪上就只能逼出DP-28这款大盘鸡了。

  更直接的解决办法,应该是直接使用*39步枪弹,即SKS半自动和AK-47所使用的中间威力弹,历史上,建国后曾大规模将战争时期的各国造步枪,改成*39口径作为民兵武器,比如著名的捷克式轻机枪。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子弹的制造工艺比步枪还要复杂,想大规模、高质量、稳定地生产子弹,难度可小不到哪去,所以目前红军还只能在凸底缘和圆头弹上打转转。

  再说回来,听到土共愿意将两个师如数奉还的消息,张汉卿刚开始还有点难以置信,同时下意识又开始怀疑其中是否有诈。

  但还是那句话,如今的东北军已经不是昔日那番模样,哪怕为了暂时维持住自己的面子,张汉卿也断然没有直接拒绝的道理。

  很快,经过两人大致的沟通,张汉卿也基本摸清楚了土共的套路,两个师中原有的军官一概不懂,但红军会派出一定的政工干部到其中工作。

  此外,之前因为战亡和逃离减少的兵员,土共也会一一补齐,至于部队的开销和补给则一律由红军承担,当然名义上还是划入东北军的麾下,包括驻地也由张汉卿指定,无论是关中、陕北、陕南哪怕甘省都行。

  面对这个诱惑,张汉卿的心里挣扎了好一会儿,最后犹豫来犹豫去,还是没有当即答应程刚的要求,而是推脱需要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