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卷 卷尾语_471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良心炮,接着便是一路打胜仗,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这算是最明显的漏洞,隐藏得更深的还有干部金手指,推图的时候不考虑手下人员够不够,默认所有干部全部能力拉满,忠诚度拉满,然后就可以地图开疆了,我相信许多读者也看腻了这种。

  作为一个老书虫,这十多年我看过的小说确实不少,具体到清末民国这块,大部分流派基本都有涉猎,所以也算是积累了许多经验,成功把自己的口味养刁了。

  后来干脆撸起袖子亲自上阵,也是想着试试写一本更对胃口的小说,希望对得起之前的经历。

  但要说我这本书完全避免了上面两个问题,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种有意识地左右摇摆,结果干脆把两边的错误都犯了个遍,这在之前的写作过程中实在屡见不鲜。

  同样,历史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向左走不对,也都知道向右走不对,但哪条路才是对的,谁也没法确定,只能硬着头皮去尝试。

  最后撞得头破血流,才有那么一群真正出色的领导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至于其他同志,或者甘当绿叶,或者碾落成泥,或者随风飘去,我也不指望最后能写出一本多么出色的作品,只想着等完本的时候,大家能够认为我有当一片绿叶的资格,那便已经足够了。

  最后回到正题上来,我还是向大家做个保证吧,本文的推演将会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适度地进行一些夸张以保障读者体验。

  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有了大规模援助,还要经历八年抗战四年解放的极端情况,当然也不会推着推着,就让人觉得我是在吹牛,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至于怎么把握好其中的力度,一方面是我自己把握好,另一方面也欢迎大家监督,无论是建议还是批评我都会认认真真地看完,然后有选择性地吸收。

  顺道一提,关于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先占领一省到多省之地,然后借此稳扎稳打地平推,还是坚持农村根据地,避开中心城市,多点开花,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两条路到底哪个才最符合本文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这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办法得出准确的答案。

  因为根本不可能到现实中去印证,哪怕是现今设计最为合理的策略游戏,也存在许多难以弥补的硬伤,所以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解,这个再正常不过了,没必要过于纠结这点,更没必要为此作过多争吵。

  那么身为作者,我也只能依据我自己的理解去分析,全面占领地盘,势必要与当地的势力彻底撕破脸皮。

  对阵常凯申的话,果党势力大多在江河沿线以及沿海地区,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绞杀干净,就很容易陷入正面战场的泥沼,没有搞大决战的魄力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