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八章 挨训的主角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阎西山的晋绥军,顶多只能算遭殃军的弱化版,并非红军真正需要慎重面对的敌人,只有日军才是。

  虽说后世在工业化社会长大的新一代夏国人,对于日本人的那点工业底子始终看不过眼,觉得就这点子水平,轻而易举就可以平推了,但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距完全可以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而眼下的红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自从中央调转风向开始宣传抗日后,许多指战员下意识地就将日本人视为了常凯申的强化版,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没有及时调整过来,这样贸然上阵肯定是要吃亏的。

  甚至类似的情况在中央层中也有,比如这次大家过来参观的时候,程刚就有注意到,一部分同志对于自家掌握了这么好的技术和装备,确实相当振奋,但兴奋完之后,却并没有更深入的想法。

  这主要也是搞工业实在太费钱了,放在根据地中就是费粮食,现在队伍在新根据地里才刚刚开伙。

  不仅有人对投资工业存在异议,至少两三年之内看不见任何成效的普及化教育,更是他们集火的目标。

  很多话说起来也确实有道理,现在到处都很困难,一些次要的领域只能暂时放在一边。

  当年在赣南搞革命的时候,不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嘛。

  对此程刚也没有什么直截了当的解决办法,毕竟摊子越来越大,他的运力必须集中在最关键的领域,不能像早年那样缺粮运粮,缺盐运盐了。

  所以他也只能尽可能地多来做做其他同志的工作,提醒大家以红军现在的准备程度,想要像之前对付国内军阀一般迅速打败日本人,是肯定要出问题的。

  攘外还是安内,常凯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的土共其实也在经历,既然选择了以攘外为主的路线,那么就必须身子和脑子全部转换过来,不能用‘安内’的法子去‘攘外’。

  不仅装备要跟上,部队的训练更要跟上,包括各级指挥的战略战术思想也要跟上,为此必须进行一场超大规模的学习运动,动员起组织中的大部分力量。

  “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初衷也很好,但方式有点过火咯,这点需要注意一下。”夜里,程刚护送李润石回到中央办公地,路上后者听完了程刚的‘牢骚’,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而看着程刚若有所思的表情,李润石继续说道:“向左走不对,向右走就一定对么?

  现在国内对于抗日大多抱有悲观情绪,只有我们红军一直保持这积极的态度。

  这里头或许带着点盲目轻敌的成分,但只要大方向上没问题,细节可以一步一步调整嘛。

  你给的建议都很到位,过几天到会上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其他的牢骚话就不要说咯。”

  “明白,明白。”程刚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