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活板印书籍_白马啸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工部在洛阳城的西边,以前兵器司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自去年十月以后,工部尚书马钧几乎天天都在一个作坊之中,起早贪黑,有时晚上也不回家。当然这一切,他的夫人都已经习惯了,因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马钧便会全身心的投入里面去,即使人回到家中,他的心仍然在那里。

  最近在整个工部,如此全身心的投入的不只是马钧一人,其他的一些官员和下人也都是如此。

  因为他们在做一件大事,至少他们自己认为,此事若是做成了,必定会流芳百世。如此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就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今天和往常一样,众人都在忙碌,马钧在小心翼翼的,给众人进行讲解、分工。

  在工部的院子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成千上万个长宽高,都是两寸的正方体,当然,现在没有正方体的概念,马钧将他们称为“字砖”。

  字砖,顾名思义,便是刻着字的方砖。

  的确,每一个方砖上面,都端端正正的刻着一个字。大小几乎相同,字体便是丁伟书写的那种柳体字。不过没人叫它柳体,都叫王体,如果你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字体是倒着刻上去的。

  这些字砖都是经过烧制而成,非常坚硬。是工部的这些人用了近五个多月时间,才做成的。

  现在,他们所预计的所有的字砖都已经做成了,马上要进行下一步,印制书籍了,每个人既激动又兴奋。

  而他们所进行的,正是在以前的历史中,宋代以后才出现的活字印刷,当然,这肯定是经过丁伟的指点。

  竹简做的书,体积庞大,翻阅不方便,而且一到晚上,光线昏暗时,几乎看不清楚,因此丁伟早就想着手印制书籍了。

  印制书籍,首先要解决造纸问题。这个时期所流行的蔡侯纸显然不符合要求,于是丁伟和马钧共同努力

  ,改进了造纸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尝试,现在所流行的马钧纸已经被各州士子广泛用于书写文章,而且也比以前白了许多。所以远征汉中回来之后,丁伟便给马钧提出了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术在历史上只存在于唐五代时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丁伟直接提出的便是活板。

  其实它的制作并不是非常复杂,丁伟简单的说了之后,马钧马上就心领神会,而且他立刻意识到,这件事若是做成了,一定会青史留名。因为这样的一本书,对于任何一名文人来说,都将是至宝呀。以前正是因为马钧纸的问世,让那些看不起他的读书人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可以想象,若是他印制的书籍拿到了那些士子的手里,将是一种何等的震撼啊。

  马钧几乎是跑出了王府的大门,当然,对于他这疯狂的举动,王府中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