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后之命亦为朕之皇命_全天下都等着朕废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西溱和南国的最终决战,必定要打到你死我活决出溱地之主才能罢休。

  没有人能想到这场决战会以一国皇帝坠崖一国皇帝中毒的惨烈局面草草收场。

  西溱的军队忙于找寻皇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全军都无心战斗。

  南国的皇帝中毒重病,又不知怎么的,忽然闹起瘟疫来,据说是从宫里传出来的疫症,染疫者的肌肤上会长出崎岖的花纹毒斑,轻则毁容,重则致命,连边境军队都遭了殃,自然更没有精力打仗。

  两国因此停战。

  淮瑾坠崖失踪的消息没瞒住,整个西溱人心惶惶。

  国不可一日无君,若说皇帝驾崩还能走流程让皇子继位,如今是生死不明,宫里只有一个男后把持朝政。

  皇帝安然无恙时,西溱上下还能接受明飞卿暂时监国,一年两年不是不行,毕竟有他在,战时的西溱出奇的安稳。

  可如今新帝生死未知,说不定就回不来了,明飞卿难不成要以男后的身份永久把持朝政?

  这形同副帝的权力在手上握久了,难保不会成真正的皇帝,西溱江山岂非要改姓明?

  淮氏皇族的国君在晚年虽然都犯过大小不一的错,但总体来看还是明君仁君居多,不仅文武百官,就是百姓也无法接受淮氏被明飞卿这样坐享其成毫不费力地取代。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质疑与猜忌又卷土重来。

  有人搬出先帝的遗旨,说帝星果然要取代淮氏的皇位,以此危言耸听,闹得人心不安。

  又有人提起在东边边境的三皇子淮启,说就算新帝回不来,还有位正统淮氏血脉的皇子在,临危受命扛起西溱江山的也该是三皇子,而不是明飞卿和那个不知从哪里抱养的淮渊。

  让三皇子回京主持大局的提议,很快被写进了奏折里。

  明飞卿一连看了五六封,全都在提这件事。

  淮启是淮子玉唯一没有下杀手的皇兄,只因为淮启幼时曾在淑皇贵妃膝下养过一年,跟淮瑾的兄弟情分深厚些,但也只是一些。

  当年荼州在遭遇南国大范围攻打前,淮瑾提前预知了危机,提前一个月向皇城求助,写了一封请求军队增援的奏折,让人加急送进宫里,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那一个月里,淮子玉写了足有十封奏折,内容全部是请求皇城派兵增援。

  明飞卿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是他亲手替淮瑾研的磨。

  然而那十封奏折,没有一封得到回应。

  荼州遭遇屠杀时,自然也没有一支援军赶来相助。

  等淮瑾那二万亲如兄弟的士兵和十万百姓都死了,明飞卿也被俘虏进南国后,淮子玉才知道,那十封奏折,全部被他的哥哥们扣压在手上,根本没能送到老皇帝眼前。

  自那时起,淮子玉眼里,就没有所谓“兄弟手足”这四个字了。

  他杀光了所有扣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