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_我家老爷子是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鸡鸣寺,小院内。

  一身僧服的朱瞻基跪坐在矮矮的桌案边上,笑容满面的拿起碳炉之上的一个小茶壶,往旁边的茶杯里添加着茶水。

  朱棣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说道,“爷爷这一手不坏吧,哈哈哈……”

  此时的朱棣坐在那里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笑着。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皱纹,显示着他的苍老。

  普通老百姓能凭喜好来做事,但皇帝不能,皇帝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但是皇帝也是人,尤其是朱棣这样的重视亲情的皇帝,但有国才有家,有时候他不得不做出取舍。

  朱瞻基知道,此时的他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替皇帝分担一下肩上的重担。

  朱瞻基沉思着,对了,皇帝也会为了钱而发愁。

  大明的疆域很大,治理起来的难度真的不少,府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虽说,现在的大明在朱棣的治理下,国泰民安;数次的塞外北伐,虽然是打了胜仗,但军费也是花费不少的,因此大明的财政是很拮据的。

  朱瞻基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一脸正色的说道,“爷爷,孙儿想到一条方法,可以为大明的国库增加财政来源。”

  “臭小子,口气倒是不小。”朱棣笑骂道。

  他的脸上留下温和的笑意,再次开口说道,“你说说看,如果真是好主意,那么你想要什么,爷爷无有不准的。”

  朱瞻基胸膛里的那颗心,“扑通扑通”的跳跃着,他端起桌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目光中透着一股睿智。

  “爷爷,大明有驿站足足三千多处,平常只是用来传递公文,还有接待过往的官员。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啊。”顿了顿,继续说道,“您看啊,小驿有驿丞、驿员数十人;大驿高达数百人,还不包括那些马匹军械帮工等等,国家每年耗费到驿站的就高达整整五百万两白银。”

  “国家还规定了,驿站只能为官府所使用。孙儿认为,不同地方的驿站,所使用的人群也应不同。”顿了顿继续说道,“北方之地,战事频发,只能国家使用;但是南方的那些府道,国泰民安,朝廷每年浪费大量的钱财去供养驿站,实在是太浪费了。”

  “孙儿认为,如今的大明,堪称盛世,南方的府道,商贸业发达,商队之间往来频繁。只要在驿站开设商业用途,一来可以为过往的商旅提供休息的地方,提供仓库给商旅停放货物,二来为老百姓提供传递信件。”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此,朝廷每年不但不用倒贴数百万钱财到南方的驿站;相反,每年国家还能从中赚取上千万的白银!”

  “嗯!”朱棣脸色逐渐凝重了起来,他在思考着。

  他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皇帝,心里对于所谓的士农工商阶级,并没有那么看重。他很清楚,一个国家,商业、农业共同发展,才能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