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有别于李斯的郡县制_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中一颤。

  看向苏劫,连连道:“武侯一句话道尽其中真意,韩非佩服。”

  嬴政也诧异的看向二人。

  苏劫这句话,乃是秦灭之后,无数学者总结的一句话,所以,苏劫自己看,他是上帝视角,但是面前的韩非能够凭借当下的政治,看出这个道理,这何等的艰难和不易,同时又显现出何等的智慧。

  嬴政迫切的问道:“寡人问你,那秦国应该在法制上,如何做呢?”

  韩非接着说道:“新制欲行法度则立‘势’,立‘势’即为建立一个权力集于大王一手的国家。‘法术势’三者相杂糅,就可以形成一个既完备的法令制度,又坚持平等的监督条例于‘势’形成权力一统,政令集中在中央之地,只要建立这个中央之地,那么秦国治国并平定天下的宏图伟业可以顺利的得到并实施,韩非称此中央之治,为中央集权。”

  嬴政听到这里,心中已然对韩非极为钦佩,中央集权,这种制度,从未听过,但不可否认,自己却找不到半点可以反驳的地方。

  地方和中央。

  嬴政道:“寡人明白了,寡人终于知道秦国的问题了,至寡人亲政以来,便和先王一样,弃儒道而行法度,严是够了,可就是觉得有点照猫画虎之感,总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现在听到了你的一番理论,寡人终于醒悟了。”

  嬴政感叹自然极为深刻。

  就好比现在要把他的政令实施到东郡,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人去东郡找张唐,让张唐去做。

  看起来,依旧是大王之命,张唐来实施。

  但是内里的却不一样。

  比如,政令施行到了哪一步,哪一个环节,政令的实施没有具体的回复到中央的流程,只有和列国一样,派个人回到咸阳说一下,这如何建立完善法度,地方又如何,能够被中央所监管,这一点,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这个问题,如今却在韩非这里得到了。

  如何不让嬴政吃惊呢。

  苏劫暗自心惊不已,这不就是郡县制吗。

  历史上,郡县制是李斯提出来的,从那时开始,秦国从亭到县,到城,在到郡,不管是人口,还是粮食,一切都会被中央一套完善的制度所管辖。

  但是,秦国依旧被灭了啊。

  这李斯说的又出现了违背。

  然而嬴政哪怕就是在聪慧十倍,也不可能想到,郡县制虽然后,甚至被后世沿用到了两千三百多年。

  不管王朝怎么更换,不管是想怎么变化,华夏大地依旧是郡县制。

  可见提出的人的才智,是多么的厉害。

  毕竟那时候,没人是上帝视角。

  按照原本的历史,嬴政统一天下之后,就立刻迷茫了,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管这个统一后的天下,又不想和先贤一样去分封。

  于是便听从了李斯的郡县制。

  苏劫问道:“本侯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

  韩非拱手道:“在下岂敢当太傅请教,韩非闭门造车,未必说的对,只是按照法家思想指出法家的弊端,并给与改进,更加适合当下之世。”

  苏劫笑道:“韩长史言重了,韩长史所提出的中央集权,在本侯眼里,便是郡县制,本侯非常赞同,若是秦国统一之后,实行你口中所言的郡县制,江山必定稳固,国运也必定昌隆,可谓后无来者,都说不定。”

  嬴政和韩非也都非常诧异。

  嬴政道:“想不到太傅都如此推崇,郡县制?好一个郡县制?这真开创古今之先河,寡人居然有幸能够知道还有如此治世之法。”

  韩非一听,喃喃自语道:“郡县制?不错,切合此治!”

  苏劫郑重的问道:“天下之民,如今可为七国之民,皆分封治国,百姓们早已习惯诸侯们的管制,可是,一旦秦国一统天下,实现郡县制,这七国之民便成为了秦民,关中百姓尚好,可是那些原本属于其他国家得百姓却要开始受秦法之累。”

  “在列国余孽的挑唆下,必然会心生反意,一旦中央处理不当,那不是依旧有亡国之危吗?就好比赵地,每年都有赵国的百姓出来叛秦,从而被秦所镇压,年年如此,反反复复,等到到时天下统一,如今赵国的情况不就弥漫在整个秦国了吗?”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