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最阴不过读书人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域在我朝的控制下,也不归我朝的控制。这里裴帅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语形容西域的局面,叫‘保护费’。我朝强大,能够庇佑他们,让他们可以在西域平安的生活下去,故而他们每年进贡财富,以保平安,有需要时,还会出兵协助。可要是我朝没有能力庇佑安西的时候,安西诸国就不会选择向大唐进贡了。这就是以夷制夷的不足之处。”

  “确实如此!”李隆基想起了武则天时期,安西四镇失陷的事情。那个时候,唐军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是西域诸国却一样生活的好好的,并没有多少变化。即便后来,王孝杰夺回安西四镇以后,西域诸国一样如此,认同道:“这个保护费的说法倒也贴切。”

  王忠嗣斩钉截铁的道:“故而安西诸国,能够与我朝共富贵,有部分能同险阻,却无一国能共生死。因为至始至终,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外人。”

  李隆基越想越是烦心,追问道:“那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王忠嗣摇头道:“此乃行政方面的事物,臣年少,见识浅薄,未有良策。倒是裴帅,对于西域研究极深,应该有主意应对。”

  李隆基又问了王忠嗣几个军事上的问题。

  李隆基自身军事水平堪称低下,但他看过不少兵书,纸上谈兵还是很有本事的。

  王忠嗣的军学功底尤为深厚,不但饱读孙吴韬略,李靖、苏定方留下来的兵书,裴旻一样慷慨传授。

  应付李隆基那是绰绰有余。

  李隆基满心欢喜,还特地留王忠嗣在宫里用膳。

  **********

  裴旻率兵返回河西,经过西州的时候,在高昌城里与颜杲卿见了面。

  两知己相会,自然是喜不胜喜。

  裴旻还让颜杲卿领着他去参观蒲昌县。

  走在蒲昌县的街道上,裴旻放眼望去,几乎全是高昌遗民。

  固然西域人与中原人一样,同为黑发黄种人,但脸部骨骼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颜县令好!”

  “颜县令……”

  “颜县令……”

  “颜县令……”

  ……

  一路行去,一个个高昌遗民经过路过他们的时候,不管没事没事,都会停步下来,热情的向颜杲卿问好。

  裴旻带着几分惊疑的看着应对自如的颜杲卿,笑道:“安排昕兄来这蒲昌县是安排对喽。这才多久,这蒲昌县上下就让你收服了。”

  颜杲卿道:“谈不上收服,只是将心比心。其实很多时候,隔阂形成的原因,不只是对方,还有我们自己。就拿十年前的一任县令来说,我看过他的政绩,非常的出色,事物处理起来井井有条。论及政治才华,在下是自愧不如。他在蒲昌县干了五年,提高了民生,改善了生活,却没有得到这里百姓的认可。某很是奇怪,细细研究,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

  “真正的隔阂并不在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