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六章大明和沙俄第一战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到了皇太极时期,为了维持生产,数次建奴入关都会掠一批汉人到辽东。而投降的汉奸也带去一部分汉人。

  到建奴被消灭的时候,整个辽东的汉人数量就有百万左右。

  这些人其实也都是受害者,有一部分人心恋故土,见大明收复了辽东,就琢磨着回乡。但是朱慈烺可不想让这些人回去。

  现在辽东正是缺人的时候,这人迁移都迁移不过来,怎么可能让他们在回流给内地造成负担。

  为了留住这些人,朱慈烺给他们分田分地,还有免税政策,最终对于土地的执着超越了思乡情绪,大部分人都选择留了下来。

  当然极少数心里还有挂念,家乡好有人等着的,朱慈烺也不可能硬拉着不放。

  但是到了奴儿干都司那边,汉民就变得凤毛麟角了。

  这边异族猖獗,野蛮盛行,汉民作为农耕民族天然就没有这些渔猎民族野性,加上大明放弃奴儿干都司已经这么多年,百姓无依无靠谁也不愿意到这边谋生。

  赵安东的极地第一师两个月前就已经到达了奴儿干城附近,在锦衣卫的配合下已经建立了防线和适应性训练。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拔掉沙俄的据点还是因为自己的后勤保障线没有稳定打通。

  现在极地一师补给全靠海运,但是努尔干城这边河流海洋每年封冻的时间超过一百五十天,整整五个月没有物资补给,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再说最近正是大明海运压力最大的时候,垦殖公司北上大多依靠海运,而垦殖公司物资补充也大多依靠海运。

  虽然极地一师的运输优先级最高,但是也不可能一次性集中大批船只给他补给。

  大明正在打通从辽河北上,然后进入松花江,在转至黑龙江的通道。

  这个通道因为以前建奴没有重视,所以河流中的浅滩暗礁还有码头设施等等都需要处理建设。

  就像粮房口垦殖公司就承担了一部分港口建设任务还有物资从海运转河运的船只倒换。

  还有就是黑龙江内根本没有内河船只,现造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需要从河北运河调运一批内河船只走海路过高丽到黑龙江。

  这个距离三个月能到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实这个时代海船和内河船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辽河和黑龙江大部分河段还是能通行海船的,毕竟海船吨位也不大,辽河和黑龙江上也没有大桥等等海船无法通过的地方。

  但是一旦到达上游河段,河床变浅,最后还是要换船,所以内河船就变得必不可少。

  其实最佳方案还是修一条运河把辽河和松花江连通,不过还是因为两条河流上游水流量都不大,河床也较浅。

  想要开挖运河需要深挖,并且对松花江和辽河河道进行疏浚,这个工程量以目前的辽东人口数还修不起。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急抢修,这条运输路线终于开通,即使到了冬天,从这条路用爬犁行走冰面上也足够维持极地一师的补给不会中断。

  而且垦殖公司刚刚到来,最重要的是开荒种地,贸然发动战争,要是影响耕种,那可是要饿肚子的。

  所谓占领自然是你的百姓能在这里生存,你的军队能长期驻扎,不能因为贪多,就盲目的扩大势力范围。

  那样就算你到过再多地方,一旦军队撤回,那些地方以前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以前属于谁以后还是属于谁。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