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国家帝国主义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税收才是大明的主要财源。

  第二份是工业生产税,各种物资生产收入,占到大明收入的第二。

  第三是盐税茶税酒税等合并的经营收入。

  最后才是粮税。

  要知道大明粮税想要增长潜力已经不大了,而且靠小农收税,得到的有限不说,很容易让小农破产。

  破产的百姓成为流民,其破坏力父皇也看到了。

  所以大明想要增加收入,一个是扩大贸易,二是扩大生产。

  扩大贸易除了扩大大明境内的贸易,还要往全世界卖东西,关税可是一笔了不得的财富。

  而如果大明的商人遍及世界,那自然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否则,谁还敢出国去做生意?

  想要保护他们自然需要强大的军队,征讨不臣。

  同样贸易增长又能推动生产增加,大明不断的扩张,自然需要更多的物资,而更多的物资生产又会产生更多的税收,如此往复,才会税收源源不绝。

  所以大唐打仗是在亏钱,没有实际利益。自然越打越弱。

  但是大明打仗确是在赚钱,有实际的好处,自然越打越强!”

  现在的大明正是完成资本主义改造的特殊时期,崇祯难免有点转不过弯来。

  而且朱慈烺现在走的路跟历史上欧洲等又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皇家主导的国家帝国主义。

  皇明商号通过经营和兼并,当然主要靠兼并,兼并来至于抄没的家产。

  通过这种手段,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把别人的田地也变成自己的。

  朱慈烺的皇明商号通过这种类似后世国有化改造的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

  现在的皇明商号已经完成了在重要国计民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时代变了,观念也需要更新,朱慈烺需要给崇祯好好讲讲这个新的治国理念。

  崇祯听完也明白了一点,现在想想大明确实跟大唐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现在的大明类似与大宋,以商业税为主,但是又跟大宋不一样,至少军事上,大明是完爆大宋的。

  而且很明显大明只能奋力向前,要是让崇祯再回到一年税收几百万两扣扣索索的过的日子,崇祯也不愿意。

  不过对于这种不消耗国力的论述他还是不太明白:“既然都是打仗,为何大明能越打越强,大唐确越打越弱?

  难道大唐的百姓就不努力种田?将士就不用命?大唐国土更是超越大明甚多,为何会如此?”

  朱慈烺挑眉说道:“记得儿臣以前跟父皇讨论过,这天下的财富,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天下财富来自于天下百姓生产,生产的东西越多这财富就积累的越多。

  首先百姓做事自然是为了利己,大唐百姓只要种好地,战时打好仗,就是生活的全部。

  大明百姓则不然,种地有忙有闲,大明百姓农忙种地,农闲做工,甚至有人不种田,专心一年四季在城里做工。

  这样的人一年所做之事是大唐一个百姓的一倍乃至数倍。

  加上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例如纺纱机一项,以前纺纱一人只能纺一股,现在新式纺纱机一人能纺二十股。

  如此大明百姓一人抵得上大唐二十人之力。

  再例如炼钢,大明一座二十万斤炼铁炉仅仅需要工人三百人不到两天可成。

  而大唐想要练二十万斤铁需要几千人两天之力,大明之工人一人可以抵得上大唐十人之力。”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