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攻击强度下降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是要呈战斗队形随时准备继续向上进发。

  里海上,杨嗣昌趁着夜色把船队停靠在一个村子的码头,里海边的水并不深,何况又都是小船,大批的士卒牵着马淌水来到岸边集结。

  骑兵嘛,只有大规模成建制的出动才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

  只要敌人没有反应过来,杨嗣昌打算等全部的军队都到了之后在动手。

  按照奥斯曼帝国那边消息传递的速度,杨嗣昌觉得自己还有三天的时间,至少还能再运一批人过来。

  军队驻扎在村外的小树林里,这个渔村早就被提前到来的明军先头部队控制。

  前哨前出十里,防止敌人和误闯此地的人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有人真的误闯,那只好先控制起来了。

  至于人丢了之后会不会引来更多的人来找,杨嗣昌觉得自己只要三天的时间而已,即使提前发现那也不过是提前进攻而已。

  相比起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的大动作,中亚战区这边的战场显得有些静悄悄的。

  苏伊士运河阵地,天色开始露出鱼肚白,大明东西线陆军各占领了一号高地个七号高地,现在正在肃清残敌。

  因为舰炮连续射击导致过热,所以现在的炮击改为间歇批次炮击,火力密度一下子降低了三分之二。

  但是奥斯曼人的阵地上并没有送一口气的感觉,因为大明这边陆军开始把自己的炮卸下船炮击高地了。

  大明的陆军炮只是不大明的海军炮差而已,比起奥斯曼帝国的岸防炮,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上都有优势。

  而且天亮之后更利于大明火炮的瞄准。

  天色渐渐亮了,大明这边的进攻部队露出真容,面对数倍于几方的明军,奥斯曼帝国防守部队表现出了一个帝国军队该有的素质,经管伤亡很大,但是对方确实守住了。

  李信坐在东岸指挥大营内,听着下面的人汇报着各地进攻的情况,从天明开始,明军为了保护侧翼的安全就需要派出部队想着两边发展了。

  而为了防止敌人破坏运河,还会有一部分部队绕过堡垒群继续北上。

  也就是说,今天白天的进攻行动兵力数并不会显著增加,一夜的时间拿下东西各一个高地,这个基本达到了军部的计划要求。

  只是这个白天要继续拿下所有高地难度不小,海军那边因为连续炮击已经炮膛过热了,而且按照这个打法,海军一门炮备弹是一百发。

  特别是那些主炮要是全力射击基本上今天天亮之前就能打光船上的所有炮弹。

  虽然后面跟着的有补给船,但主炮装填弹药最快也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是按照这个攻击烈度海军最多坚持今天一个白天就要后撤去补充弹药了。

  而如果没有海军舰炮的支援,陆军单独进攻剩下的堡垒,难度肯定要成倍增加。

  为了炮火的延续性,吴大海选择了,三分之一的船炮击,三分之一休息,最后的三分之一回去装弹补给。

  这样的安排之下,海军主炮轰击的效率才会降低到夜里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中帝国号更是不碰到有价值的目标就不轻易发炮,夜里帝国号就会后撤装弹。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