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大明身份证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恢复路引不合适,当初大明之所以能实行路引制度,那是因为大明有两百万的卫所士卒,他们遍布大明的各个角落。

  抽调人手非常方便。

  但是现在大明卫所已经改制为垦殖公司,大明关内地区已经没有卫所,就算关外的卫所,每一个控制的区域也都不小,没有卫所的地方更多。

  如果使用军队在各地重设哨卡,虽然没有调查,但是据臣估计,这个用兵数量至少要一百万乃至更多。

  臣想问一下,为了严查路引大明在招募一百万新军,那内阁愿意出这个钱么?”

  内阁听到这个脸都绿了,你丫还要钱!你干脆刀架在我们脖子上放血得了。

  朱慈烺又看了一眼王之谦,王之谦只好站了出来:“陛下,恢复路引不现实,大明现在对于各地控制力并没有那么强,不少地方的游牧民族和部落大明甚至都只知道有,还没有接触过。

  他们大多自给自足,不产生交易的情况下,甚至大明的税吏都没有到过他们的部落。

  更不要说官员了。

  这些部落、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等等如果每次出门都要开路引,这个需要大明管理系统的支持。

  锦衣卫缇骑司至少要扩大十倍才能做到基础的监管。”

  朱慈烺再次看向朱姬润,朱姬润微笑着说道:“陛下,臣觉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好像偏离了主体。

  陛下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人口流动引发的安全问题,这个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臣以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人员的身份不明,如果做了坏事,再跑了,当地甚至都不知道是谁,这个是治安风险。

  第二个就是人员无序流动,导致某地某族群的聚集,这个不利于大明推行汉化的国策。

  大明最基本的国策就是让所有地方都发展为汉人为主体民族的地区,这样才能维持全世界的稳定。

  而异族的流动显然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第三就是结合上次奴儿干都司那次袭城事件,还好这位赏金猎人团团长不是很聪明。

  各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以赏金猎人团进城补给的名义,直接把人带进奴儿干都司城在叛乱,那样奴儿干都司城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如果他们到更大的城市,甚至京津地区再叛乱呢?那大明腹心之地岂不是也被对方搅和的不得安宁?

  所以这个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得不防。

  至于恢复路引制度,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路引制度最后执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崇祯年间的路引,基本上就是有名无实,各地哨卡名为查验路引,实际上就是为了吃拿卡要而已。

  当时大明那么多流民各处流动,有几个有路引的?

  这足以说明,路引并不是合适的办法,大明需要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朱姬润这么一说,朱慈烺倒是想起来一个东西,那就是后世的身份证,这玩意后世大家都带在身上,也没有觉得这玩意有什么重大意义。

  但是现在想起来,正是这个小小的身份证,让大家行走各地的时候有了一个凭证,你是谁,只要一出示身份证,一看便知。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