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书店买书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闲,最爱搞这个事情。

  不过现在儒家已经没落,这边竟然还有很多学校这让朱慈烺不解。

  走过去,看了一会朱慈烺也就明白了,这些地方竟然是教培机构和各种职业教育,还家伙大明的新学才开设十多年就已经开始内卷了?

  朱慈烺没有说什么,这个事情不能一概而禁,大明又没有生育压力,百姓生育愿望还是很强烈的。

  虽然说京城居大不易,但是大明的房价普遍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即使在京城二三十年的积蓄还是能买起一套房子的。

  而且大明的城市扁平化设计,去中心化,区域化等等设计使得城市功能区分散到各个坊市,百姓一小时生活圈内能完成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生活需求,并不像后世那样一下子涌入城市中心。

  不过大明京城内城现在也开始拥挤了起来,内城现在不止有军部、内阁、锦衣卫和皇明商号的驻地。

  京城内城还有各个商号的总店都坐落在内城,这边的生意更集中更高端,百姓也更愿意来逛逛。

  随便进入一家书店,这里面的书籍琳琅满目,各种文学书籍技术书籍还有教育资料都有。

  以前大明出过一个禁令,禁止大明的技工书籍流传出去,后来执行过程中这条禁令的监管变得越来越难了。

  后来干脆就只监管那些高新技术,还有军事工业等等相关的技术,而普通的书籍就没人管了。

  因为朱慈烺发现,其实敌国想要收集各种科技资料根本不用费事,直接到各书店买就行了,随着大明公民人种变多,书店对于买书的人的监管也降低了。

  现在朱慈烺看到的就是各种书籍都可以正常销售的情况。

  以前国家小的时候封闭起来容易管起来也容易,现在大明实在太大了,技术的普及又进一步让监管变难。

  欧罗巴各国能够获得二代蒸汽机的资料就是一个明证,当然欧罗巴受限于工业加工能力,所以蒸汽机研究进度没有大明快。

  不过朱慈烺相信谁着技术的继续扩散,然后大明的科技发展在陷入瓶颈期,对方很可能追上来甚至后来居上的。

  这一仗必须打,为大明打出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和平,为地球打出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核武器只掌握在大明手里,如果地球上的国家不再进行军事内耗,那么地球是不是能够更早的把目光投向星辰大海?

  后世每年各国用于航天的钱有多少?用于军费的又有多少?如果把这些军费都投入航天那么地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朱慈烺正在书店感慨的时候,那边的书店老板走了过来:“客人在找什么书?您说出来我看看我们店里有没有?”

  朱慈烺哦了一声:“我就是谁便看看,没有想好买什么。”

  老板一听笑着指了指远处的一个书架:“那边是杂志等等消遣的书籍,客人要是无聊可以去看看,上面那些是成年人的读物,客人要是有兴趣可以搬梯子自己选。”

  大明并没有命令禁止那种读物销售,就像青楼一样,都是合法的,朱慈烺好奇的问了一句:“为啥放那么高?”

  老板嘿嘿一笑:“这种书,小孩子看到多不好!”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