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燕九燕青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干的好坏都是要回家继承爵位的虽然现在这种复兴以前的伯爵已经不吃香,不过算上刘光溥的功劳,宁晋伯终于不用再被降爵位。

  刘光宗是宁晋伯的长子,但是确不是嫡出,乃是宁晋伯和婢女生的儿子,后来那次西山煤矿事件,朱慈烺给了宁晋伯府三个入讲武堂的名额,宁晋伯就把其中一个给了长子刘光宗。

  并不是宁晋伯心中有什么补偿或者念旧情的原因,二十宁晋伯府就刘光宗是合适的年纪。

  长子进入讲武堂之后,一直很努力,而年少的时候因为经常被嫡母欺负而宁晋伯只是听之任之,导致他对宁晋伯府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已经独立了户口,算是另开一支。

  而作为最早进入讲武堂的那一批学生,刘光宗很努力,但是天分不足,最后只能转到军人事务部,负责的是退伍军人安置和伤残军人安置的事情。

  所以宁晋伯府上有心投身军旅的后辈,只能走燕九的门路,在十六师实习。

  为了照顾这些后辈,燕九把人都安排在几内亚湾这边,一个是这边的环境更好一点,而来这边也有机会参与剿灭沙匪的战斗,或者是跟欧罗巴那边的殖民地的小规模摩擦。

  当燕九收到近漠堡这边的信之后,非常赞同王恬的观点,身在前线确干着防守剿匪的事情一直是燕九的遗憾。

  这次要是能搞定这两国的残军,那么大明从中部进入撒哈拉沙漠的道路就再也没有阻碍了。

  如果能探索一条横穿沙漠的道路,那么他将会成为大明第一个到达地中海边缘的师。

  作为高级官员他自然知道大明的进攻计划,如果他能在进攻苏伊士运河或者直布罗陀海峡的战斗中立下奇功,那么将来博一个超越宁晋伯的爵位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收到第一封信的时候,燕九就在调派兵力,初步计划炮兵不带,只带骑兵三千步兵两千,汇合了中部团之后组建一支七八千人的军队一举围歼包围近漠堡的土著。

  当收到第二封信的时候,燕九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这次是稳了!

  燕九果断调整了计划,骑兵增加了一千到四千人,步兵两千开始征集骆驼。

  大明在几内亚湾专门建设了骆驼牧区,派出专人养殖,虽然海路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是面对撒哈拉沙漠,大明陆军还是要准备足够的骆驼,否则就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要应对从沙漠里跳出来的沙匪。

  好在在特意的训练之下,第十六师能骑骆驼的士兵不在少数,这两千士卒是用来追击逃进沙漠的残敌的。

  既然王恬表示自己守三个月都没有问题,燕九这边也不打算急行军了,这一段距离可不算进,如果不急行军,预计要半个月才能赶到。

  当然半个月多以三个月来说那还是足够的富余的。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燕九还请空军的飞艇配合,每天去观察一下近漠堡的情况。

  虽然这样有暴露大明意图的危险,但既然敌人已经没有本事逃跑还怕个屁啊!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