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携轻风而来_东晋隐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桓云心思单纯些,往往能争辩上两句,可要是说到读书上,那就真是没得办法。

  到现在,他的水平,也就是仅限于能把字都念出来,意思看个大概,别的根本不理解。

  莫说是和那些文人相比,就算是家里头小一辈的孩子们,也比自己强得多。

  “老三,你说说。”桓温淡淡说道。

  桓豁点点头,开口:“是个好句子,尤其是一句‘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前半句,说的是如今局势还未定,秦,燕之间尚未有大规模的战争,而我们大晋也一样,还不到最好的时候。”

  “至于后半句,可不就是在说我们征西军,已经是历练多年,剑光凌厉,只等一个机会,便可北伐。”

  “总的来说,这就是在劝进,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只待出征。”

  “至于后头的那些,说的是要把握好机会,不然就会蹉跎光阴,只是‘决策尚悠悠’在扯我们的后腿罢了。”

  桓豁大概给二哥讲解一番,桓云便大着嗓门喊:“那就是好话!大哥,这是谁写的,好文采!”

  桓温冷笑:“王凝之所写。”

  桓云傻眼了,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牛眼,问道:“那臭小子?”

  “不错,”桓温这才开始解释,“苻健这些日子,可是将张遇给羞辱得不轻,他就是想找个由头,把张遇给杀了,只不过前头接受张遇的时候,温文有礼,这时候也不好直接动手,只能逼着张遇反叛。”

  “一旦苻健将张遇收拾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出兵,不管是大晋,还是北燕,都要比秦国大许多,休养生息,同样的时间,秦国能恢复的国力,物资,远远比不上我们。”桓豁回答。

  桓温轻轻点头:“你们觉得,苻健会北上,还是南下?”

  桓豁皱起眉,思虑着,而桓云的大嗓门又一次响起:“管他,反正敢来,咱们就打!”

  “慕容氏强军,而我大晋眼下看来,却是要弱一些,苻健会南下?”桓豁试探着说道。

  桓温眼底再次闪过一丝失望,说道:“苻健,必会北上。”

  “秦国力不足,无法等待时间,所以必然要开战,而一旦南下,看似简单,却有我征西军在,要胜我们,必然要纠集大量军队,物资,举国之力,可如此,秦国如何抵抗北燕慕容氏的袭击?”

  “而北上抗燕,我大晋却未必能趁机突袭,朝廷必然会对我征西军掣肘,他只需要收买些建康的官员,便能做到。”

  “现在,你们知道老五去南阳,是做什么了吗?”

  那边桓云还在骂骂咧咧,说什么要是朝廷也能支持征西军,就不会被人小瞧,桓豁也只是沉默,而桓温则轻轻叹气,自己的两个兄弟,入军这么多年,还不如一个王凝之对时局的敏感。

  而此刻。

  山阴,城郊处。

  清风阵阵,鸟雀和鸣。

  王凝之拱手行礼: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