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6洋姜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多说一句,1950年庾恩锡自杀身亡,他有个儿子庾家麟此前举家去了对岸,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庾澄庆。

  “,我看上面印的这标语挺好,买来尝尝。”唐植桐指着烟盒上的三行小字,给方圆看。

  “什么足,什么力,什么上……”方圆盯着那三行小字开念,敏感性还是有的,瞬间联系起来,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

  “全对,一个字都没错。”唐植桐不禁为方圆鼓起了掌。

  “一边去,天天听广播,耳朵都熟了。”方圆挥挥手,有些不好意思。

  “圆哥,是耳熟能详吧?”唐植桐嘿嘿一笑,方圆是个会用成语的。

  “对,对,就是这个词。要不说是大学生呢,懂得就是多。”方圆抽着烟,夸了唐植桐一句。

  “我就当圆哥夸我了。”唐植桐笑笑,这个词不用读大学,小学读完就能认识。

  “本来就是夸你,不过这烟不大行啊,没劲。”方圆吧咂吧咂嘴,给了个评价,将放在桌子上的烟拿起来递给唐植桐。

  “得,那我收着。”唐植桐知道这是方圆不想占自己便宜,也就没再客套。

  唐植桐是故意买的大重九,他当然知道这烟很柔,图的就是这个顺喉的感觉。

  其他烟抽多了,嗓子会不舒服,几个牌子轮换着抽,就会好很多,尤其是这大重九,口感调教的非常棒,关键是价格也不算高。

  别看几十年后,大重九的售价比华子还要高,但现在只是乙一级无过滤嘴烟,跟大前门一个档次。

  再加上这种带有特色标语的烟盒,下去几十年,光这套烟盒就能抵过这盒烟的价了,不一定赚,却也赔不了。

  跟方圆聊了一会,唐植桐又处理了一下这个月攒下的票据,才在下班后回家。

  刚走出火车站员工通道不远,唐植桐就看到一群人围成一圈,旁边停着好几辆自行车。

  国人嘛,最爱看热闹。

  小区里有个吵架的,楼上高层的住户得拿上望远镜,一半身子探出窗户吃瓜,就连唐植桐养的狗也会前脚站在窗台上叫上两声助兴;

  楼下邻居摔个杯子,都得躺地上将耳朵贴地板上听听动静;

  大学里面要是碰见个表白的,围观的比当事人都激动;

  如果有直播抓小三或者俩女的撕衣服的戏码,AUV,那可就热闹了,拿着手机看压根不过瘾,得开着车去现场观摩学习;

  就如这会陪孩子上课,在等待区码个字,都有老太太探头,想瞧瞧写的啥,这是不付费就能看的??

  当然,唐植桐也不能免俗,将自行车停在外围,挤进去一探究竟。

  人群里面没有人吵架,也没有人扒衣服,是个推着小车卖洋姜的老农。

  洋姜一听就是个舶来货,也叫菊芋、地姜、鬼子姜,百分百外来入侵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旱不挑地。

  洋姜块茎可食用,采收后埋入土中很长时间都不会坏,主打一个脆,吃起来没啥滋味,大多时候用来喂猪,但今年情况不同了。

  唐植桐听旁边的人讨价还价:“花钱买行不行?”

  “不行,只用粮票换。”老农有些拘束的搓搓手,很坚决的摇头拒绝道。

  眼下集市已经被取缔的差不多了,城里能买卖的地方也不多,显然老农是个有经验的,咬死了只换不卖,买得没收,换则平安无事。

  而围观的大部分都是火车站的职工,待遇比一般工厂的工人要好很多,兜里不差钱,但要说粮票,就得掂量一下了,谁都缺那几张纸。

  “这玩意以前就是喂猪的,没什么滋味,你还换这么少,再多点。”那人不死心,继续讨价还价。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