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章 转变看法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知青应该是专门排练过得,唱的也很认真。

  甚至王满银有感觉,对村里孵化小鸡的事儿,公社十有八九已经知道。更大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作不知。

  足够他中午在供销社食堂吃一顿,而且有剩余。

  夜色如水。

  更何况除了鸡蛋,年前还要交一波任务鸡。

  空间里有足够的水源,并不需要他拿到河边忙乎。尤其夏天衣服单薄,洗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听了段前奏,王满银就知道唱的是《沙家浜》。

  真要公社不允许,大不了自己不干这个生产队长。

  还有些做饭晚的人家,干脆端着碗过来凑热闹,一边谝闲话,一边呼噜呼噜喝汤。是真的喝汤……虽然现在接了夏粮,人们可以一天吃上三顿饭,但大部分人家晚上不过熬一锅南瓜蔬菜汤。

  随着空间进入良性循环,这个收入只会越来越多的。水塘里那些鱼如果全部拿出来出售,最少能卖上千块。

  等秋后凉快了,自己可以过去看看。

  这些是中午洗的,半天已经晒干。

  那群碎娃们则精神头更足,有些围着场畔捉迷藏,有些则继续在摸知了。

  “算了,”少安犹豫一下,同样摇头。

  就连那些围着打闹的碎娃们,也争抢着跑到近前。

  就像原著里有几个生产队偷偷扩大猪饲料地,公社同样装作不知道。后来被徐治功告到县里,才引起不小的反应。

  饭菜简单,两人吃的有滋有味。

  从刘家湾归来后,他整个人精气神变得完全不一样,胆子夜愈发大起来,身上更多了股干劲儿。

  这就是在供销社上班的好处,至少买东西方便许多,偶尔内部还会有些小福利。

  不管怎么讲,这个总没错的。

  王满银扭头,就见少安抱着两个大西瓜走来,兰花则跟在后边。

  闻言,兰花有些心动。

  “怕毬,上次咱们卖了几百只,公社也没人说啥。”王连顺不以为然的开口。

  后来少安成了新菌肥推广标兵,工资待遇也稍微提高一点,变成二十四块五。

  如果没有鸡仔,到时候让社员们拿什么交。

  这些人派活儿稍重一点就撂挑子,而且几乎天天都有旷工的,连假都不请。尤其那个尚志民,自从学习班归来,更是怪话连篇,谁说都不好使。而且这人经常背上粮食,跑到其他知青点游玩,一去三五天。

  王满银第一次知道,刘向阳的嗓子挺不错。

  不过还是那句话,自行车有点过于扎眼。

  夏天天热,为了给蚯蚓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他几乎每天都要往粪堆里边浇水。

  尽管兰花心里心里有个预估,但听到具体数字,还是有些吃惊。

  不过王满银上次听董刚提起,黄原地区有两家寄卖商店,里边出售有很多二手家具和电器,而且不要票证的。

  扮演阿庆嫂的则是沈金琴,同样很有韵味。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