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机缘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对于丈夫的提议,兰花自然没有反对。事实上,从到县城开始,她心里就有种本能的恐慌,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害怕弟弟把货物价格弄错,兰花离开前特意列了个清单。

  说等水稻收获的时候,他还要带人过来参观。这期间,刘向阳也出了风头,被拍着肩膀表扬,成为知识青年中的典型。

  对方打量王满银几眼,伸手接过香烟,然后开口到:“小伙子,你刚来县城,第一次见吧?”

  不过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他所学的生物知识基本还给老师,只能勉强记个大概。具体什么激素,自己也说不清楚。

  “大爷,你们这是干啥呢,医院收鸡,多少钱一只?”王满银口中问着话,顺便掏了根烟递过去。

  总之,孙少安给人第一印象非常好,算被公社彻底给记住了。

  一时间,整个罐子村人员彻底调动起来。

  二斤菌种,五斤麸皮,加上一千斤土搅拌均匀发酵……再经过一周时间,就可以往田里施了。

  见光用嘴讲不行,为了自己这个小舅子,王满银干脆又拿出纸写了一整个段要点。

  正好少安这段时间在罐子村做菌肥推广,可以帮着看门,他们能在县城多待一天。

  这次的参观阵容相当强大,除了郭主任和供销社几人外,连公社也派了十几个人过来。

  更神奇的是,这些人抱得都是大公鸡。

  王满银起个大早,到供销社找刘庆立借了自行车,便驮着婆姨不紧不慢朝县城驶去。

  为了给菌肥发酵提供适宜温度,王连顺还将上次制作的塑料布单子拿出来,做出大棚扣在上边。

  这是后世做汇报的经典格式,用在现在也很合适。

  王连顺还特意让刘向阳跟着学习,争取早日掌握神水神肥制作方法。

  倒是王满银看小舅子一门心思埋头制作菌肥,忍不住出声提醒:“少安,不要光埋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你来罐子村做菌肥推广,和郭主任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现在有了成绩,要早些向郭主任汇报才对。”

  见状,王满囤和赵干事直接吩咐杀了两只羊。让王寿长早早炖上,晚上摆两桌羊肉宴。

  听到罐子村二队被树立成典型,王满银总算松了口气,感觉十几亩水稻田算是暂时保住了。

  能在领导面前露脸,这绝对属于好事儿。当然,前提是要把事情做好,别把露脸整成了露沟子。

  整个讲解过程太干巴了,中规中矩,一点不符合红火的时代特点。

  王满银来自后世,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做事很重要,但让领导看到伱的成绩更重要。

  对面抱着土鸡的老汉穿着中山装,头戴蓝帽子,一看就不是普通农民,最次也是个工人。

  孙少安虽然知道以村里的条件,很难生产出合格菌种,但还是详细进行解说。

  高中上生物课时,王满银学过关于激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