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公羊派_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景从韩王宫出来,还没来得及回紫兰轩,就被张良带马车给截住了。

  “祖父想请先生赴宴,畅谈学问。”

  张良恭恭敬敬的道。

  这是正常的礼节交往。

  别管荀子一系跟其他儒系关系如何不好,但表现在外人面前,大家都是儒家。

  之前高景躲在紫兰轩里,相国张开地还可以当做不知道,但当高景正式踏入韩王宫,那张开地就不能在选择无视了。

  儒家小师叔来韩国,作为地主,张开地要是不宴请一番,礼节上也说不过去。

  高景明白这一点,也没有拒绝,笑道:“那就多谢张相国了。”

  之所以还称呼“相国”,是因为高景压根不清楚张开地在儒家的辈分……甚至于连张开地属于儒家哪一系都不知道。

  ……

  相国府门口,张开地已经在门口迎接了,等马车一道,就热情的上来,将高景从马车迎下:“小师弟与韩王相谈甚欢,到让师兄我好等啊!”

  得,辈分确定了,居然跟荀子一个辈分。

  高景也亲热的笑道:“罪过罪过,师兄勿怪,师弟也是身不得已啊。”

  “休要多言,快快进府。”

  “师兄,请!”

  “师弟,请!”

  “……”

  一番客套后,二人总算在会客厅坐下,张良在一旁陪坐。

  酒宴上齐,又有一支舞姬在席间助兴……

  高景虽然没看过,但却能从舞姬的舞姿中猜出来,这应该是《云门》!

  西周时候的宫廷乐舞,但弱化了它的娱乐功能,转而更强调肃穆,崇高。

  舞者疾徐适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显庄重神圣、中庸宁静的特点……被这个时期的儒家专门用来接待身份高贵的“朋”!

  这个时代的“朋友”是分开用的,而是很考究“朋”跟“友”。

  “朋”是专门指志向理念相合的一伙人,故而有“朋党”一说。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如此。

  所以《云门》这则乐舞也用于儒家内部招待。

  吃饭饭菜,欣赏完舞蹈,之后进入正题。

  张开地一上来就道:“荀夫子曾说,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一上来就直指荀子的“性恶论”!

  没办法,谁让其他儒系就秉持“性善论”呢。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又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师弟以为如何?”

  高景摇头,道:“景曾与荀师兄谈轮过,景认为人心无善无恶,所谓善恶,只是意之动而已!人见利而意动!

  如师兄府上美食,若一个人从未见过,从未吃过,他还会追逐此美食么?

  唯有见过,吃过,方知其“利”,之后意动而逐利……”

  张开地越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