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何夕的奏疏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一生的家产,也就那几十张宝钞。

  一下子废除了。

  对民心的损伤太大了。

  只是用银票代替宝钞也是要有时机的。

  首先。这种银票要有运行经验,银票制度好歹运行了好几年了。大部分坑,也都踩过了。该有的问题,也都发现了。

  其次,要有大量的本钱。

  这一点,何夕很清楚,那就是日本的金银。

  傅友德在日本的奋战,可不是没有结果的。最少日本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都存在内廷府库之中,具体有多少,何夕并不知道,但是却知道这是很大一笔钱。

  足够做很多的事情。

  还有一点,那就是足够的使用场景。

  如果没有足够的使用场景,这些银票仅仅是官府与百姓之间,相互流通,那么皇宫那些白银,是万万不能撑起这个盘子的。

  而营造北京城,用新的营造方法,不用劳役,而是用银票,允许百姓组建公司,建筑社等事情,来承办北京营造事务。

  这一些过程,都用银票。

  而且银票使用都在银行之中。

  如此一来,废宝钞而用银票,就有可能的实现了。

  还有一段需要说明的是,那就是大明宝钞大部分都在南方,北方固然也有,但更多是因为赏赐有功将士的宝钞。比不上南京的存量巨大。

  这也是何夕最担心的事情。因为何夕也不知道大明到底发行了多少宝钞,几亿贯?几十亿贯?好在这个时代的交通限制了宝钞的流通。

  从云南到北京,估计要一年的时间。等云南的宝钞到北京来兑换,时间就拉开了。

  何夕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海量的货币。

  当然了,这银票换宝钞,决计不可能用面值来换的。而是一比六十几的比例,也就是宝钞的市价来换的。

  不管怎么说,何夕这一次是有一些风险的。但是即便有风险,何夕也想放弃这个机会,错过了北京营造这一件事情,今后还有什么大工程,能容纳如此海量的货币。

  别的不说,北京新城之中地皮,稍稍一动,就能飞涨。这也是何夕效仿后世的办法,通过卖地,等办法,消耗大量的货币,不管是银票,还是宝钞。

  总之,渡过这个门槛之后。

  不管说,整个大明钞票体系就给理顺了。最少北京附近银票就会代表宝钞,货币稳定,以及货币供应量掌握在何夕手中。他所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能将大明的未来狠狠地往前推了一步。

  在北京,此刻的何夕也在思考。不知道南京方面,对这个想法,到底是存什么意见。他猜得到,这一件事情,定然会有很多人反对。

  毕竟太冒险了。简直是惊险一跳,如果跳过去,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如何跳不过去,又该怎么办啊?

  朝廷做事,未虑胜,先虑败,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何夕有绝对的信心,不是因为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