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少府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少府

  此刻何夕正在与黄子澄巡视南京少府。

  何夕在南京很是忙碌。黄子澄也没有闲着。黄子澄忙的就是建立少府体系。

  对南京所有工坊进行改造。

  之前黄子澄一直想让何夕给予一些指点。但问题是,何夕太忙了。而今很多事情都要结束了。何夕就要回辽东了。一些政务也到了要交接的时候了。

  何夕才有了一点点的空余时间。

  这才有时间与黄子澄来看看少府。

  黄子澄说道:“学生初步理清少府体系,少府直接隶属内廷,将二十四监下属各工坊,与工部,户部各工坊全部整合起来,下辖太平铁厂,这个不用多说了,江南织造,龙江船厂,营造司,景德镇官窑,还有杂项司。”

  “江南织造,在苏州,松江各造织造府。其中苏州专造丝绸,松江专造棉布。已经有织机数百张。”

  何夕说道:“用的什么织机?”

  黄子澄说道:“是辽东的织机,刚刚建立成,可以用日产丝绸五百匹。棉布千匹。除却供应朝廷所需之外,每日苏州扑卖,每月可得白银万余两。”

  何夕心中暗道,看来辽东的技术要更新。因为他很清楚一点,江南这里发展纺织业太占据优势了。从原材料产地到消费市场,乃至于技术优势,等等。

  辽东纺织业要能对抗江南纺织业,技术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竞争无处不在。

  只是何夕更关注一个问题,说道:“万两?”

  这个数目不对。

  黄子澄沉默了片刻,说道:“江南吗?就是这样。”

  何夕对纺织业的行业内情很了解。其中利润也是很明白,丝绸的价格可比,棉布高多了。利润也高更多。万两这个数目不对。

  不过黄子澄只需一点。

  何夕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地头蛇们,是需要打点的。

  当然了,黄子澄或许将这一件事情给捅破了。朱元璋定然会将利益关联方,进行大清洗。但是问题是,杀人能解决问题吗?历史上的黄子澄或许是一个眼高手低儒臣。但是而今的黄子澄更近乎于循吏。

  儒臣与循吏有什么区别,前者讲仁义,等很多冠冕堂皇的东西。但是不做事。最多看别人做事,挑毛病最行。

  而循吏是真正做事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或许会有很多妥协。最重要的事情是将事情做成了。

  黄子澄其实也是很能理解何夕的一些思想的。

  大明朝廷,不,中国自古以来,其实有大量工坊,组织能力不低,甚至内部分工,也是相当完善,不用说别的。单单说秦代工坊。制造武器精良程度,很难想象他们的管理手段很落后。

  但是为什么?这些精良的工坊,没有更进一步。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工坊不赢利,更多是作为中央政府的一环。只有消耗,没有赢利。

  同样的,大明原本的工坊,在组织程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