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八章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赎不回的冬衣

  衣服在古代是很珍贵的东西。

  很多百姓都只有一件衣服。

  永乐年间,永乐帝带着太孙丢下大队,造访民居。看见一家人缩在稻草之中,不敢见人。因为他们只有一身衣服,谁出门谁穿。面对忽然来的达官贵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永乐用此教育太孙,知民生之艰。

  却忘记了。运河两岸如此,其实与他是燕王的时候,挥兵南下山东为主战场有关系。

  而今大明,因为何夕的影响。各方面实力要比永乐年间好上不少。而江南百姓的生活,更是要比大战之后,一直恢复不过来的山东百姓要好的多。

  但也好不了多少。

  每年冬天过去,就会有一些百姓当棉衣,将棉衣交给当铺,换几个铜板,操办而今的生活。等到了冬天,将棉衣从当铺赎回来。用这种方式渡过难关。

  棉衣已经是百姓家的大物件了。

  只是而今又是一年冬天。

  一个老汉在当铺面前踌躇不前,无他,今年他们没有钱了。但是冬天不能没有棉衣,即便是江南也是如此,整个大明都在小冰河期,虽然在明初一段时间,是比较暖和的。但是仅仅是比较暖和而已。

  更不要说,冷与不冷,不仅仅是气温的问题,还是一个感受的问题。

  河南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的冬天比东北冬天冷。那就是因为东北有暖气,而河南很多地方都没有。

  而在古代取暖的手段是相当有限的。

  木材也是需要钱的。在其他地方也就算了。还能有自己去砍柴的可能,但是在江南几乎没有什么未开发的的土地了。即便有荒山,也是有主人的。不能随便砍柴的。

  一冬天都烧炭,根本不可能。

  而且冬天不是农忙时期,也不可能全部吃饱。毕竟穷苦人家,食物也不是那么充足的。

  这种情况下,棉衣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一件棉衣可以穿好些年,身体保暖,就可以少用柴火,少吃一点东西。各方面都节省一些。

  但是老汉没有足够的钱。又不能放弃棉衣。一旦他赎不回来,这棉衣就是当铺了。而虽然因为棉布工业化生产,棉衣的价格降低了很多。但是依然是他买不起的存在。

  因为,百姓的闲钱都是通过纺织赚到的。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

  百姓手中更多是粮食这些实物,不买布的话,根本不能赚钱,而今最赚钱的生意已经没有了。百姓手中根本没有钱了。即便这些棉布再便宜与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啊?

  甚至百姓一些赋税也必须同新钞来交。

  这是丁显为了扩大新钞流动性的办法。但是这等于对百姓又剥削了一次。

  老汉终于叹息一声。

  离开了当铺。

  而当铺之中的管事也愁眉苦脸的。

  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不是好事。

  当铺是要赚钱的。赎不回棉衣的不仅仅是一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