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讳的血腥】 名讳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可避免犯讳,自己也能赚几个钱花花。

  说干就干。他连夜磨墨拈笔,不到半夜时分,就写出来了。内容大略是:

  笔者从皇帝多次圣谕受到启发,编写出这本《圣讳实录》。现把我大清王朝各位皇帝的圣讳敬辑如下:

  世祖章皇帝,国号顺治,在位18年。圣讳是福临,上福下临。当然,世祖虽然下过圣旨,说不必避讳,但作为臣民理应不忘尊君大义,敬避圣讳。

  圣祖仁皇帝,国号康熙,在位61年。圣讳玄烨,上玄下烨。遇到“玄”字则写成“元”;遇到“烨”字则写成“聘”字。

  世祖宪皇帝,国号雍正,在位13年。圣讳胤稹,上胤下稹。凡遇到“胤”字;改写成“乱”字;遇到“慎”字,改写为“正”字。按照笔者的愚意,干脆凡遇“贞”、“真”等同音字,全都改写成为“正”字为好。

  当今皇帝,国号乾隆,圣讳弘历,上弘下历。凡遇到“弘”字,写成“弓口”字;遇到“历”字,写成“磨”字。同时,要把日常所用的“皇历”改称为时宪书

  除此以外,文中还列录了礼部提出的方案中被雍正肯定的部分以及雍正提出的避圣讳要求,并反复告诫内外大臣,乡试、会试、岁科两考的读书人以及庶民百姓要明白尊君的大义,懂得怎样避开圣讳,免得出错获罪,一再说这实在是件与每个人关系很大的事情啊,千万不敢疏乎大意

  作者的初衷分明是为了贯彻皇帝的指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却没有想到,他在教诲人避讳的文章中,却把几个皇帝的名字写上了,这本身就犯了大讳,为以后的血案埋下了隐患。

  文章写出后,马上刻版印刷,每份卖个三四十文,挺受考生欢迎。

  这四块刻板,多年来几易主人。不知什么时候,被一个专门给中了秀才、举人、进士人家报信的人叫马均璧的买到手,靠翻印它大赚了一些钱,以后因家中出了事就中止了。

  刻板问世二十八九年后,已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继位20年了,马均璧收拾旧屋,翻出了这几块刻板,但他已穷得无钱出资印刷,便以600文的价钱,当给了自己的好朋友李伯行。李伯行找到开裱褙铺的刘振,挣钱两人分成。这一卖就是好几年,直到李伯行双目失明后,就把四块刻板抵账给了刘振。

  刘振家运多舛,老年丧子,同孙儿刘峨相依为命。得了《圣讳实录》的刻板后,也没有再翻印,乾隆三十八年老病而亡,四块刻板便留给了孙子。

  转眼五年过去,突然有人向开封府祥符县县太爷杨暨密告刘峨家中有禁书《圣讳实录》。这是刘峨刚印出的,卖掉了37本,还有13本,他爷爷的朋友胡喜智要走了5本,也想赚几个小钱花花。后来刘峨又送给好友李均爱一本。

  杨暨立即派人抄了刘峨的家,查获《圣讳实录》7本及刻板4块,仔细审读后,发现该书犯了圣讳,罪情重大,立即报告了河南巡抚郑大进。郑巡抚不敢怠慢,立即派人追查,并逮捕了李伯行、马均璧(已死)的妻子马孔氏、儿子马贵和胡喜智、李均爱等人,同时奏报了乾隆。乾隆接到奏折,龙颜大怒,要求从五十多年前查起,找到此事的提笔之人,加倍治罪。印刷、贩卖的人也要从严处理。

  由于事过牛个世纪,许多当事人都已去世,仅有的一点线索也并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折腾了一年了,没有任何进展,不得已便收兵了。经过乾隆批准,便拿印书、售书者开刀,判处刘峨、李伯行死刑,斩立决;主犯马均璧本应凌迟处死,但他已死多年,也就算了;胡喜智、李均爱有幸活命,但前者打100棍,带枷关押两个月,满日责打40大板,后者责打30棍。

  你看看,因为触犯了皇帝的名讳,便付出了两条生命的代价,多么残酷呀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