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8 心平气和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交流讨论来完成。

  欧格斯反复观看了录像回放四次,然后站在原地静静地思考着:如果按照他的习惯,那么这场戏势必是太过“吵闹”的,那些突兀的情绪起伏,破坏了整个电影的节奏感,就好像平静湖面突然漾起了涟漪;但刚刚蓝礼的话语也有道理,他需要沟通、需要讨论,只有这样,他的想法才能与演员碰撞出火花。

  欧格斯开始思考,如果这是蕾切尔的表演,那么他会如何应对?

  客观来说,蕾切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而且很少能够突破,某些时候是坏事,但某些时候也是好事;那么,蕾切尔的表演打破平衡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

  “蓝礼,你这样表演的用意是什么?我只说,这次开口询问试探,打破了整场戏的平衡,难道不会情绪太多了吗?”欧格斯正在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不容易,但他愿意尝试,毕竟此前只是偏见作祟而已。

  “我正在尝试打破规律,其实也就是打破大卫的生活模式。”蓝礼可以感受到欧格斯的改变,他也认真地回答到,从结婚状态到单身前往酒店,大卫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同样,大卫的爱情模式也被打破,他正在试图做出尝试,这一点是他刚才与欧格斯在酒店门口之外沟通过的部分,“另一方面,我正在试图雕琢角色,与本、约翰的角色区分开来。”

  就好像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一样,“月升王国”、“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等,几乎每个角色都赋予了一种糖果色的怪异感,那么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性格差异也就容易模糊化——所以他的作品很少能够让演员出彩。

  欧格斯也是如此,导演的冷调风格往往容易占据上风。但“龙虾”又稍稍不同,因为角色必须避免同质化,这才能够赋予故事多样性和复杂性。

  蓝礼、威士肖、约翰的三个角色都是被遣送过来的单身汉,然后各自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找不到伴侣;当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自不同。除了外形之外,蓝礼还是希望在角色棱角和性格特征上寻找不同。

  “如果你觉得太过突兀,我可以再尝试内敛地收一收。”蓝礼接着补充说道,“只有临时发挥台词这一部分吗?还是其他部分的情绪也太多了?”开机第一场戏,跃跃欲试的蓝礼很有可能在亢奋情绪之下发力过猛,这也正常。

  欧格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细回想了一下威士肖的角色,“你说的区别在哪里?”他需要具象化地了解一下。

  “约翰是木讷,本是沉默,而我则是生涩。”略显相似甚至是相通的形容词,细细深想却能够琢磨出不同差异,再结合后续故事线索,角色就明显鲜活起来——按照以前的构想,大卫可能就是木讷和沉默的结合,但现在却拥有了独特的人格,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