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四十九章 顺水推舟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他下一步的计划。

  就在七月底,李宏宇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东西,火洲的阿布杜拉派人送来了一封信,希望能与李宏宇停战,以现有的疆域为界限,井水不犯河水。

  阿布杜拉不得不向李宏宇求和,如果说图莫尔的全军覆没使得他大吃了一惊的话,那么贾巴尔等哈密地方首领悉数投入大明怀抱一事就给了他致命一击,使得他打消了夺回哈密的念头。

  因为一旦他发兵攻打哈密,那么届时的敌人不仅是明军,还有哈密军队,这样的话他会遭受不小的伤亡。

  尤为令阿布杜拉感到忌惮的是,他防御的是西南的叶尔羌汗国王室,如果要是举兵去攻打哈密的话,那么叶尔羌汗国王室绝对会趁机大举进攻。

  实际上,当失去了关西地区和哈密地区后,阿布杜拉的实力已经折损了四成,可谓元气大伤,现在他要做的不是收回哈密而是避免与明军开战。

  只要明军越过哈密攻打他,那么叶尔羌汗国王室肯定也会攻击,这样一来他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必败无疑。

  所以,阿布杜拉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跟明军议和,避免受到来自东方的攻击,全力防御西南方向的叶尔羌汗国王室。

  李宏宇正是看清楚了阿布杜拉所处的形势,所以才派了一万西征军进驻哈密,他料定阿布杜拉不会派兵攻打,因此安心在敦煌城整编军队。

  阿布杜拉的求和正中李宏宇的下怀,明军刚刚得到哈密地区,再加上关西内部有着不少矛盾,所以李宏宇现在需要休养生息。

  因此,李宏宇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了阿布杜拉的提议,约定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按照惯例,阿布杜拉为了表明诚意决定向大明称臣,派人到北京城向大明进贡,拜见大明的崇祯皇帝。

  阿布杜拉的使臣于十一月抵达北京城,以吐鲁番汗国使臣的名义觐见了崇祯皇帝,献上了阿布杜拉的贡品。

  得知李宏宇重新收回了自嘉靖年间丢失的关西之地,崇祯皇帝是万分开心,他刚登基大明就收复了一大块疆土,这可是一个好兆头。

  至此,李宏宇前往关西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个秘密,这使得京城上下对明军收复关西一事并不感到意外,认为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果明军在李宏宇的坐镇下在关西战败了那才是一件稀奇事。

  崇祯皇帝不由得庆幸自己当初让李宏宇离京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像李宏宇这种干练的人才就应该在地方上建功立业,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京城官场,那样反而埋没了他的才华。

  八月中旬,李宏宇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数月的追击,逃进祁连山的图莫尔终于被抓,已经再被押来敦煌城的路上。

  据追击的骑兵汇报,经过这几个月的奔波,图莫尔身边的百余亲卫骑兵只剩下几个人,其余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由于得不到食物补充,风餐露宿,故而找到图莫尔的时候他和那几个亲卫已经瘦得皮包骨,连反抗的力气都已经没有,第一件事就是向追击的士兵伸手套要吃的东西,他们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为了表示对与阿布杜拉谈和的诚意,李宏宇派人把图莫尔等人送到了火洲,交给了阿布杜拉。

  阿布杜拉并没有杀丢了哈密的图莫尔,自从他知道图莫尔的对手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官员后,心中对图莫尔的恨意就消失于无形,不要说图莫尔就是换做是他也会惨败。

  再者说了,图莫尔所在的家族是火洲的望族,阿布杜拉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自然不会是杀图莫尔,而是让他官复原职,戴罪立功,以确保火洲内部的稳定。

  此时此刻没人知道,西域的格局已经随着明军收复哈密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如果有人足够敏感的话就会发现大明现在对关西和哈密的统治与关西七卫时截然不同,这可是一件非常不同寻常的事情,意味着大明对西域政策的转变,对西域的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