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襄阳行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北门曰“拱宸”,小北门曰“临汉”,东长门曰“震华”,即:阳春门、文昌门、西成门、拱宸门、临汉门和震华门。

  因为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而又被人们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或子城,城的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有四千多个。

  据记载,襄阳城城墙最低处七米,最高处达到了十一米,着实雄伟壮观。

  居高临下俯视的话,襄阳城六个城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城墙上的仲宣楼、王粲楼、狮子楼和奎星楼点缀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完美地融为了一体,给人古朴典雅的感受。

  “果然不愧是‘华夏第一城池’!”

  临近城门时,李宏宇掀开车窗窗帘向外望去,目睹了襄阳城高大坚固的城防后不由得开口赞了一句。

  “华夏第一城”并不是李宏宇封的,而是襄阳城自古就有的美名,衬托出了它独特重要的军事价值。

  作为水陆运输的枢纽,襄阳城的市面自然比白河镇要繁华,毕竟它是襄阳府府治所在之地,不仅居住着襄阳地界上的达官贵人,更是襄阳府的商业中心。

  “让开,让开,别挡路!”刚入城没多久,伴随着一个颇为嚣张的声音,前方街道上一阵骚动,行人纷纷潮水般向两旁闪去让出了中间的道路。

  李宏宇所乘马车的车夫不敢怠慢,连忙知趣地拉着马的缰绳躲在了道路一旁,看上去对来人颇为忌惮。

  “娘,什么人如此蛮横?”李宏宇掀开窗帘向前望了一眼,只见过来一队仪仗鲜明的队伍,心中立刻意识到来者何人,不过他并没有点破,而是故作不知地问向了坐在对面的赵氏。

  “是襄王府的王爷。”赵氏微微一笑,回答了李宏宇的“疑问”。

  “原来是襄王府!”李宏宇故作恍然地点了点头,实际上他早就猜到了是襄王府的人。

  原因很简单,能摆出如此气派的人襄阳府只有两个出处,一个就是坐落在襄阳城的襄王府,另外一个自然就是襄阳府知府了。

  不过据李宏宇所知,襄阳府知府行事还算比较低调,并不是那种飞扬跋扈之人,故而即便是有差役开道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气势汹汹。

  再者说了,朝廷皇族的仪仗与文武百官不同,因此李宏宇从仪仗上一眼就认出前面过来的那支队伍属于襄王府的。

  只是由于他对大明亲王和郡王的仪仗不是太清楚,故而不知道是襄王本人还是襄王府的那些郡王。

  李宏宇在白河镇的这些日子并不是碌碌无为混日子的,他经弄清了襄阳府的局势,对襄阳城的达官贵人更是了然于胸。

  当然了,襄阳城里最尊贵的自然就是襄王府的皇族,襄阳府文武官员莫不对其礼让三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