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九章 故宫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孩子了?觉得他们怎么样?”

  “接触时间不长,但给我的印象非常好。特别是那个哥哥,...”周淮海迟疑了一下,道:“说句实话您别不高兴,我觉得他身上有股气势和您很像。”

  周副首长听完笑了起来,道:“你对他评价不低啊?!听说宁老虎走后,这两个孩子就是那个杜守义在教着。你张大哥和他是棋友,对他有些了解,这礼拜六他来给你妹妹上课时你可以问问他。”...

  六月二十七日,礼拜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五芳斋’平湖糟蛋X100。”

  杜守义看到糟蛋有些疑惑。也许是概率问题,系统这个月签到的江浙风味小众菜有些多,从呛虾到糟蛋都是。

  不过糟蛋对京都而言倒不是陌生东西,市面上还是能见到的。平湖糟蛋还曾作为贡品上贡到宫里。

  糟蛋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河南陕州,浙江平湖和四川宜宾这三个地方。陕州糟蛋不了解,没法评判,这里只说后两地。

  平湖和宜宾两地的糟蛋很不一样。平湖用的是酿黄酒的‘黄糟’;而宜宾叙府糟蛋用的是酿白酒之后残余的‘白糟’,这和两地的酿酒文化是有直接关联的。

  不过‘糟’倒不是决定性因素,两者的不同主要在制作工艺上。

  平湖糟蛋糟制时间约五个月左右,而宜宾的就要长很多了,至少一年以上,充分发酵两三年左右的糟蛋味道更好。

  至于说两地糟蛋哪家更好?呵呵,这么小众的食品,提这种问题不是为难人吗?

  糟蛋不太显眼,中午吃饭的时候杜守义就取了两只出来让小北尝尝鲜。

  “糟蛋啊?”小北看着明显有些惊喜。“小时候爹常买呢。”

  “那你不早说?早说早给你弄来了。”杜守义又开始大言不惭的吹牛了。

  龚小北笑眯眯的用筷子挑开了软乎乎的蛋壳,道:“这都多少年了,今天要不是看到它我都想不起来了。”

  “岳父大人怎么会爱吃糟蛋的?”

  小北白了他一眼,不过她还是回答道:“是受大先生影响的,爹做过他一段时间的学生。”

  “哦,是这样。”杜守义明白了。

  大先生就是对鲁迅先生的尊称。鲁迅先生不愿提及自己是绍兴人,但对故乡糟醉食品的味觉记忆却伴随了他一生,糟鸡、糟鹅时不时会出现在他的笔端。

  杜守义不由得想起了同样来自江南的呛虾来,那些虾里也许有着一份龚小北的味觉记忆呢?

  他试探着问道:“你会吃‘呛虾’吗?”...

  当晚杜守义才知道,‘呛虾’对龚小北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龚小北小时候,他们一家去杭州旅游,在楼外楼里点了一道呛虾。

  当盖碗被打开时,那些虾蹦跳了一桌,一家人手忙脚乱地捉虾成了她记忆里最美好的东西。

  一家人当时说好第二年还要来西湖吃呛虾,但到了说好的时间,世上就只剩下龚小北一个人了。

  杜守义沉默了许久,道:“那天吃油爆虾的时候你就想到了吧。”

  “你发现了?所以拿来了呛虾?”

  杜守义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点头承认了。他想了想道:“这礼拜天我们去扫趟墓吧?”

  “告诉他们我又吃到呛虾了?”龚小北笑了,一脸幸福地说道:“不用,他们肯定能知道。能遇上你就是爹妈在保佑着我呢。”...

  到了晚上杜守义坐在自己屋里好好想了一会儿。他记起了呛虾似乎是小北生日前一个星期左右签到的,因为当天晚上丁师傅就故去了,所以这个时间他记得很清楚。

  如今想来这份呛虾的意义真是有些不寻常,它好像在提醒着杜守义:多多珍惜身边人吧,有些人你以为会陪伴很久,但也许只是一个转身,他们便消失不见了...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