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五德_禹道乾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语》云:‘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王先生一脉以《论语》治经,看来你们的‘五德’,是师法孔圣啊。”

  张子昌叩门入内,看到坐在大厅中央的美男子。

  彭禹今天换上一套儒服常衣。俊美的脸庞衬着明亮的鹅黄宽袍,别有一番风采。

  贵妃娘娘……

  张子昌心中激荡,恍惚看到当年女扮男装的赵妃嫣。

  像、太像了!

  当年贵妃男装跑来和大儒们论道,似乎便是这样。

  彭禹手持春秋扇,打量走进来的三人。

  “儒门第四境,带着两个第三境的学生吗?不对,似乎一人也快突破第四境了?西泽刘学,果然有些看头。或许,能借他们的势一用。”

  张子昌三人进来,紫婷已经命人准备他们的位置。

  一张小茶几,三杯香茗,以及一套笔墨纸砚。

  往前看,大儒们率领学生分坐两排,其中不少人提笔写着什么。而王成坐在大厅正中央,正往座位回。

  “子昌先生请坐。”彭禹轻摇折扇,尽显风流。

  张子昌看到其他人,好奇问:“殿下请我们来,是要我们写文章吗?”

  “不,只是讨教一些问题。敢问先生,你们刘学一派中,对‘五德’有什么说法?”

  五德?

  张子昌一怔。回想刚才王成所言,好像就是原文派的五德理解。

  合上折扇,彭禹坐正身子,肃然道:“先生可当面谈论,也可提笔写书,孤回去之后仔细阅读。”

  “凡中意出众者,也可转呈父皇,为诸位先生讨取封赏。”

  五德,不仅在儒门,在仙道、魔道乃至其他杂学道统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儒门内部,对“五德”的认知都不一致。

  有认为“温良恭俭让”,有认为“仁义礼智信”,有认为“忠孝仁义礼”,也有认为“仁义智勇信”……

  总之,各学派根据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五德理解。

  “殿下看似询问‘五德’,实则是要观看我们这些学派的主旨思想?”

  张子昌有些明白,为什么大家开始提笔书写了。因为这个“请教”慎之又慎,有可能直接被神皇听到。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次殿前小奏对。

  张子昌师生三人坐下来,没有马上提笔,而是观望其他人。

  有一位坐在前面的大儒写完,起身阐述自家的五德之论。

  “五德,五行也,内外之别。在外,上感天道,垂应天象,下应自然,运化四时。在内生君子五德:仁者,木也。礼者,火也。信者,土也。义者,金也。智者,水也。”

  然后开始滔滔不绝,阐述五行和五德的关系。

  这位大儒颇有些小心思:众所周知,昭王亲近仙道。跟他谈论五德,单纯说什么儒门君子品行,不如拉上自然五行,更合他胃口。

  彭禹晃着扇柄,面色平静,对这位大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