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多灾多难的大唐贞观朝_惊!她能穿梭时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

  他立刻站住,在玉米杆子上捉到一只蝗虫幼虫,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仔细看去,这里不止一只蝗虫!

  “怎么了,手里捏了什么呀?螳螂吗?”林婉婉瞧见了萧翀指尖捏着的青色虫子,对于这些她是不害怕的,转头在另一株玉米杆子上也找到了一只。

  “这东西在啃叶子啊,田里得捉虫了。”林婉婉随口说了一句,最近族人的心思其实都在棉花上,番薯和玉米地的他们没仔细打理。

  而这些蝗虫繁殖得也快,就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一样。

  王朗见之脸色骤变道:“是蝗虫!”

  “啊!这就是蝗虫?”林婉婉和林族长都惊了。

  而王朗更是难受!

  从前生活在北方的他,太明白蝗虫这东西意味着什么了!他们家就是因为遭了蝗灾而失去了至亲的!

  人怎么死的都可以,就不该是饿死的!活活饿死,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这还是隋末唐初的事了。

  大旱之后伴随而来的蝗灾,根本不给普通老百姓一点活路。

  蝗虫过境,颗粒无收!

  史料有记载贞观二年六月,长安地区爆发大旱,随即又出现了蝗灾,大量的庄稼被蝗虫啃食一空。

  民间都传是李世民弑兄囚父糟了天谴才会引来大灾,新皇李世民为了安抚民心,就直接在田里捉起一只蝗虫生吞了!

  此事各类史料中均有记载,李世民带头吃蝗虫以表决心后,当年的蝗虫并未酿成大灾害。

  可蝗灾就来那么一年吗?

  不是的!

  大唐国祚289年,整个时期都处于温暖期,有记载的大蝗灾高达40次,平均年就发生一次,基本都集中在初唐和晚唐。

  但初唐因为李世民的灭蝗措施得当,底下人又执行到位,均没有酿成大灾难。

  而晚唐时,人们对蝗虫的频繁来袭已经生了恐惧之心,竟然认为灭蝗太多有伤天和,才会频频引发蝗灾。

  朝廷不作为,士子不重视,以至于酿成大祸。

  永淳元年就发生了两次蝗灾,第一次在三月分,京畿长安地区发生蝗灾,将周围的麦苗啃食一空。

  第二次在六月,雍、岐、陇等州又发生蝗灾,这次灾害史载:“大蝗,人相食。”

  短短五个字道尽朝廷的罪恶。

  当时高宗病重,在第二年去世,武则天则忙于政治斗争,朝中大臣忙于站位,哪里还能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

  也是老百姓运气,武则天在位的时期就发生了一次蝗灾。

  之后到了晚唐,朝廷宦官当权、藩镇割据,地方官员腐败。

  老百姓愚昧无知,只知设祭膜拜,不敢捕杀,任由蝗虫嚼食庄稼。

  甚至连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都很抗拒捕杀蝗虫,说什么蝗虫乃天谴,臣民需修德养性,灾害自去。

  朝廷不作为,百姓没有活路,人吃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史书短短“人相食”三个字,却是老百姓的血淋淋惨状。

  历史的一粒沙,就是百姓的一座山。

  林婉婉想起自己看到的关于蝗灾的资料,心情都沉重了很多。

  现在是贞观四年,史料记载确实有蝗灾,但明明并不在江南之地啊,为什么现在鄮县也有蝗虫了?

  林婉婉却不知道,这也是她造成的蝴蝶效应,任何事情本就都有两面性。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